第十一章 人格的生理心理學問題
1.艾森克人格理論的生理基礎:
艾森克引用了皮層興奮性水平、條件反射能力和神經癥理論中的某些概念作為人格的生理心理學基礎……認為是遺傳因素造成的人們大腦生理特性差異,是人格差異的重要基礎.①艾森克認為皮層興奮性水平是內-外向人格維度的生理基礎:皮層興奮性水平低者,表現為外向人格特質,主動活躍地尋求刺激,以提高皮層的喚醒水平彌補先天之不足;皮層興奮性水平較高的人表現為內向個性特征,沉靜穩重,與外界接觸少,以避免過多刺激而導致更高的皮層興奮性水平.②艾森克認為條件反射是人格差異的重要基礎.條件反射能力強者多為內向型人格,其神經質人格維度較低;條件反射能力弱者多為外向型人格,其神經質人格維度較高.③艾森克認為驅力制約著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功能平衡.大多數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的功能是平衡的.交感神經系統功能占優勢者,其個性特征具有神經質的特點,表現為焦慮、過敏、易激動.這種過敏的情緒反應類似一種驅力,促使人們產生過多的行為反應.因此,情緒性或驅力概念不僅與神經質人格緯度有關,也與內-外人格緯度有關.④艾森克用皮層興奮性水平、條件反射和驅力和三個概念說明人格理論的生理心理學基礎.
2.某些變態人格的腦電圖類似于兒童期的腦電,有較多慢波成分,即腦電喚醒水平較低.
3.大腦兩半球功能不對稱性在性別和在個體特征形成中的意義?
(1)性別差異與大腦兩半球功能不對稱性:從個體發生上,受精卵基因的組合已決定了胎兒的性別,在這種基因作用下,胚胎分泌激素在前半期已影響外周性器官和性腺發育中的差別.在胚胎后期,性激素通過血液作用于腦,又引起了大腦兩半球的分化.性激素對某種行為或心理活動的影響有兩種作用機制;一是組織化作用;另一種是激活作用.性激素對大腦兩半球功能的一側化的影響,是一種重要的組織化作用,它為個體許多心理特征的發展提供了腦結構基礎.男孩空間信息處理能力較強,女孩言語能力較強.這是由于女孩左半球功能較早地顯現出它的優勢;男孩右半球的功能優勢以后表現得較明顯.
(2)許多個性特征與大腦兩半球功能一側化有關:許多人沉著穩重,善于思考,言語邏輯性強,但缺乏生動性,可能與其左半球功能優勢有關;另一些人情感豐富,言語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可能與其右半球功能優勢有關.
4.智力分為晶態智力和液態智力
(1)晶態智力是人們知識和的結晶產物,是通過語言、文字的提煉和積累而畢生發展的智力.其腦結構基礎是言語功能區和概念形成與存貯的大腦結構.左半球是言語思維的優勢半球,必然在晶態智力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2)液態智力是指空間關系和形象思維在視、聽感知覺基礎上形成的智力.它制約于各種感覺系統、運動系統和邊緣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右半球是形象思維或空間關系認知的優勢半球,所以在液態智力中發揮主要作用.
(3)在人們從出生到死亡的畢升發展過程中,智力不斷發展變化,智力發展變化受其社會生活條件經歷及腦的不同發育階段所制約.①視覺功能柱,特別是優勢柱是在出生后早期形成.②精神分裂癥者腦內病理性變化發生在胚胎期或發育成熟前的嬰幼兒時期.③嬰幼兒腦發育障礙是造成智力發展遲滯,甚至終身智力缺陷的主要原因.④20歲左右的人腦在顱腔內最為充盈.20歲(18歲)以后,腦內細胞的數量以每日10萬左右的數字遞減.60歲時人腦細胞大約減少了10-15%,腦溝裂增寬和腦室擴大顯而易見.這個過程在70歲以后加速進行.然而人們的智力在20歲以后并非逐漸下降,相反晶態智力隨個人學業的完成、復雜的積累而逐漸增長.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寫作(一)復習資料(17)
08-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管理學原理》名詞解釋(2)
09-1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軟件開發工具》實踐考核復習資料三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