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體與群體行為
群體是指為了實現某個特定的目標,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個體的組合。
(二)個人為什么加入群體:
1、安全需要;
2、地位需要;
3、自尊需要;
4、情感需要;
5、權力需要;
6、實現目標的需要。
(三)群體發展的階段:
1、五階段模型 這五個階段是:形成階段、震蕩階段、規范化階段、有所作為階段、中止階段。
第一階段:形成。當群體成員開始把把看作是群體的一員時,這個階段就結束了;
第二階段:震蕩。這個階段結束時,群體的領導層次就相對明確了;
第三階段:規范化。群體結構穩定下來、群體對于什么是正確的成員行為達成共識時,這個階段就結束了;
第四階段:有所作為。群體成員的注意力已經從謀略相互認識和理解轉移到完成手頭的任務;
第五階段:中止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群體開始準備解散,高績效不再是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注意力放到了群體的收尾工作。
2、間斷—平衡模型
每個群體都在其壽命周期的同一時間點上發生轉變——正好在群體的第一次會議和正式結束的中間階段——正好在群體的第一次會議和正式結束的中間階段。這個轉變標志著第一階段的結束,其特征是集中于迅速的變革,拋棄舊的模式,采納新的觀點。第二階段是一個新的平衡階段,或者說又是一個依慣性運行的階段。
群體的間斷——平衡模型的特點是,群體在其長期的依慣性運行的存在過程中,會有一個短暫的變革時期,這一時期的到來,主要是由于群體成員意識到他們完成任務的時間期限和緊迫感而引發的。
(四)群體類型:
1、群體有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之分;
2、我們還可以把群體細分為命令型、任務型、利益型、友誼型群體。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經濟法概論復習筆記:第二章
08-2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