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織的概念
組織是在共同目標指導下協同工作的人群社會實體單位;它建立一定的機構,成為獨立的法人;它又是通過分工合作而協調配合人們行為的組織活動過程。
二、行為的概念
行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觀環境的刺激而表現出能被觀察下馬看花一切外顯的活動。
三、組織行為學的概念
組織行為學是研究在組織中以組織與環境相互作用中,人們從事工作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規律性的科學。
(一)研究對象
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反應規律性是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對象。
(二)研究范圍
組織包括企業、機關、學校、醫院、軍隊、等所有的各類組織。一定組織中的人的心理與行為規律,既包括單個工作者的個體行為和工作班級、科室、部門的群體行為,又包括在整個組織的行為規律性。
四、管理者為什么要研究組織行為學
管理者研究組織行為學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是上組織行為學的實質和管理者的工作性質所決定的。因內外成功的管理實踐反復證明,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的改革、開放實踐也證明,加強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對于改進管理工作的得高管理水平;對于培養和選拔各類管理人才;對于提高領導素質、改進領導作風、掌握領導藝術;對于改善領導與群眾以及各種人際關系、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對于增強群體凝聚力和整個組織的活力;對于提高工作績效,加快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研究組織行為中的個體行為與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二)研究組織行為中的群體行為與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際關系,增強他們所管轄的群體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研究組織行為中的領導行為與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領導素質,改進領導行為,掌握領導藝術,增強領導的有效性。
(四)研究組織行為學中的激勵理論與應用,可以加強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研究組織行為學中的組織設計與組織變革的理論與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進行組織的改革,增強活力,提高績效。
(六)研究組織行為學還有利于管理者調適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績效。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復習重點二
06-232022年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資料:浪漫主義時期(2)
09-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自學考試《園林藝術學》章節習題:第3章
11-272022年浙江自考《西方法律思想史》串講筆記
08-312022年浙江自考數據庫原理復習資料第三章:關系數據庫SQL語言
09-212022年浙江自考《刑法學》復習筆記(二)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