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的供給
勞動者是勞動的供給者,但他又是消費者,作為消費者,勞動者可以選擇消費各種商品。但同時,消費商品又需要收入。一般而言,勞動給勞動者帶來痛苦,而與勞動相對應的閑暇給勞動者帶來快樂。這就是說,勞動產生負效用,而閑暇產生正效用。所以,當勞動者在閑暇和勞動之間作出選擇時,事實上是各種商品以及閑暇之間作出選擇,勞動者在要素市場上表現出來的經濟行為就是通過這種選擇以便使得自身的效用最大。
(二)工資率變動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
勞動者的勞動供給量取決于工資率的高低(因為工資越高,閑暇的機會成本也越高,工資變動會產生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工資率變動的替代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對于勞動者消費閑暇與其他商品之間的替代關系所產生的影響。較高的工資率意味著閑暇變得相對昂貴,因而,其工資率提高,勞動者傾向于消費其他商品來代替閑暇。所以,工資率提高的替代效應使得勞動者減少閑暇時間,增加勞動時間,反之則反是。
工資率變動的收入效應是指工資率變動對于勞動者的收入從而對勞動時間所產生的影響。如果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保持不變,那么工資率的提高使得勞動者的收入提高,收入提高將使得勞動者能購買更多的商品,其中包括購買更多的閑暇時間,這意味著勞動時間的減少。
(三)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
一般來說,工資率較低時,工資率提高對于勞動者的收入影響不大,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小于替代效應,因而勞動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但是,當工資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工作較少的時間就可以維持較好的生活水平。此時,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超過替代效應,從而使得勞動供給曲線向左上方延伸。因此,勞動供給曲線向右彎曲,如圖,
通過單個勞動者的勞動供給曲線沿著橫向相加,可以得到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
(四)市場均衡工資率的決定
勞動市場的均衡工資率是由勞動的需求和勞動供給相互作用的結果。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管理學原理》名詞解釋(2)
09-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普通邏輯學》復習資料(3)
08-21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寫作(一)復習資料(17)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