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環境設計
現代環境設計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一切設計都要盡量減少環境污染和破壞。
§11.1環境設計要素
一、關于建筑與行為的關系有哪幾種理論?
1. 建筑決定論。
(1) 建筑與行為的關系最早的觀點是建筑決定論。這種觀點認為人的行為完全受建筑和環境的影響。
(2) 建筑決定論的極端觀點認為,物理環境是唯一的,或者說是主要的行為影響因素。
2. 建筑可能論。
(1) 建筑可能論認為環境給予人類機會,但同時也對人類的行為有所限制,建筑環境不可能引發特定的行為或者消除某些決策;
(2) 人類可以自己決定行為實現的程度和跨越環境中的障礙。
(3) 建筑可能論只是把環境看作引發行為的背景線索。
3. 建筑概率論。
(1) 這種理論認為,雖然人類可以自由選擇所處環境,但是行為和具體的環境設計之間仍然有聯系。
(2) 按照建筑概率論,如果知道個體的某些特征和他所處在什么環境中,我們可以推測出在該情境下,他的某些行為發生的機率比在其他情境中更大。
二、環境設計包括哪些要素?
環境設計指,運用行為科學去解決設計和建筑中的問題。對于環境設計,心理學家關心人們的需要和行為模式。環境設計的要素有以下幾點:
1. 私我:是私密性的保護。
(1) 奧爾特曼把私密性定義為是個體有選擇地控制他人或群體接近自己。
(2) 私我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涵:
① 一是私我的保障可以是個體與其他人分隔開,或有可能退回到自我保護狀態;
② 二是私我可以使個體把自己的空間裝飾得個人化,傳達給其他人一些必要的信息。
(3) 筑設計要考慮到建筑對個體或團體私密性的保護。
(4) 控制信息的視覺闖入。聽覺上的私密性保護,可以用隔音和吸音材料來減少聲音的傳播。缺乏聽覺上的私密性給個體帶來的不適遠遠大于視覺帶來的影響。
2.材料和顏色:因為顏色會影響人的行為和感受。
(1) 若不考慮,會給人的健康、情緒、行為帶來不利影響。一些建筑缺陷或特殊效果可以通過顏色來改變,并且顏色的改變比重新改造的建筑本身所需成本要低得多。
(2) 顏色和溫度的關系是建筑設計中研究最多的一個方面。紅色和橙色會給人溫暖的感覺;藍色和綠色則給人涼爽的感覺。可以利用顏色調節對空間的知覺,不同用途的房間可以使用不同顏色。
(3) 不同的建筑材料給人的感覺和印象也不同,通過室內裝修使用的材料可以看出該房間用優質的社會地位、性格特點和創造性。
3. 照明:不同的光線條件下,個體的行為和情緒都會受到不同的影響。
(1) 低照明條件下,親密水平增加,說話聲減小。
(2) 明亮的光線便于學習,自己是否可以調節和控制光線的明暗,視影響對環境滿意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3) 在不同場合,照明強度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教室、圖書館、超市等就需要明亮的光線,餐廳、酒吧等地方,燈光除了起到照明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調節氣氛。
4. 窗戶:不同用途的房間需要不同類型的窗戶
(1) 大窗戶適合用在住宅、宿舍和圖書館,需要窗戶帶來的自然光線。
(2) 浴室的房間,就不能用大窗戶,玻璃要用不透明的,私密性的保護十分重要。
5. 家具:家具及其陳設也是影響行為的一個重要環境因素,最典型的例子是教室座位的擺放,直接影響師生間的互動和學生知識的獲取。
(1) 公共環境中家具的陳設和人類行為之間的關系。醫院里走廊上的椅子是沿墻一字排列時,病人間的交流非常少。他們發現并不是病人不愿意相互交往,改為環形擺放,病人間的交往確實增多。
(2) 家具陳設的作用更多地體現在原有建筑設計已經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家具的陳設卻可以使有限的空間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6. 建筑美感:一些研究者認為建筑美學可以分為兩種:
(1) 一種是常規美學,它包括建筑的形狀、比例、復雜性、新穎性和照明等維度;
(2) 另一種稱為象征性美學,不同用途的建筑在設計上需要體現的意圖不同。
(3) 納薩認為,常規美學包含的維度可以細分為建筑的封閉性、建筑的復雜性以及建筑的統一性。象征性美學應該強調建筑的自然、可維修、實用性和風格獨特等特點。
7.環境設計除了要講究實用以外,還應考慮配合和協調性,讓建筑帶給人美的享受。
§11.2環境設計流程
一、環境設計包括哪幾個步驟?
1. 計劃:
(1) 在計劃階段,設計者不僅要明確用戶的具體需要,還要預測是否能滿足將來發展的需要。
(2) 在計劃環境設計方案時,設計者可以收集過去類似環境的有關資料,以及了解各種物理環境對人行為產生的影響。
(3) 對于用戶通常忽略的空氣質量、噪音等因素,設計者在計劃階段也要考慮到。
2.選擇設計方案。
(1) 是把計劃階段得到的信息進行整理,設計出幾個方案,最后在幾種方案中選擇一個既符合用戶經濟水平、滿足實際需要,又有利于用戶身心健康的設計方案。
(2) 澤塞爾提出了一個螺旋模型,模擬了設計方案選擇的過程。對于選擇階段提出的每個問題,都需要經歷一個次螺旋形的循環:
① 首先檢驗最初的設想, ②然后發現存在的問題,
② 最后再進行一次檢驗。隨著問題的不斷解決,
③ 得到的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設計方案。
(3)設計流程
設計周期流程分為五個階段:
① 計劃:計劃階段也叫分析階段,它的主要任務是確定設計的目標、限制和標準。
② 設計:設計階段又叫綜合階段,主要是綜合整理各種意見,確定設計思想。
③ 建造;建造也是設計實現階段,將設想的計劃做成模型或草圖,并進行修改。很多設
計者使用計算機將設計構想模擬成真實情境,發現可以從用戶那里得到更多的反饋意見。
④ 使用和調整、使用階段是指建筑投入使用。
⑤ 后期評估。最后的檢驗評估起到總結的作用。
(3)設計者和用戶間的溝通
① 在設計過程中要加強設計者和用戶間的溝通。
② 一般來說,作為設計者更偏重于關心建筑的風格、外形、質量,甚至歷史價值;而用戶則主要從自身的偏愛和建筑的風格來評價一個設計。
③ 解決設計者和用戶間沖突最好的方法有:
A. 讓用戶參與到實際設計過程中,
B. 訓練專家對人的需要和關注更加敏感。
(1) 在設計的計劃階段就讓用戶參與,以便用戶的意見在選擇設計方案時可以進行參考。到了設計已經完成的時候再去征求用戶的意見,很可能會遭到阻抗。
(2) 專家在設計方案的選擇階段給出反饋信息。
(3) 設計方案要讓用戶容易理解。
(4) 模型和草圖是溝通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因為它可以直接明了地說明設計者的意圖和構想,也利于用戶理解和提出看法。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串講資料
08-10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閱讀(二)詞匯復習資料:UNIT-41
09-302022年浙江自考《軟件開發工具》實踐考核復習資料三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