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作品信息與心中的審美結構相致,并得到強化與鞏固。
順應:作品信息與心中的審美結構嚴重不一致,而通過自我轉換來適應作品。
召喚結構:作品中留有不確定性和空白點需要接受者將其具體化的文學作品本身。
合理誤讀:在一定的限度內,接受者對作品含義的創造性理解與主觀評價。
審美效果:接受者在審美體驗高潮階段或實現階段所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一系列心理效應與最終成果。
心靈共鳴:讀者與作品之間實現了活躍的情感交流及對應關系的閱讀心理現象。
文學的社會交往:通過文學接受而形成或傳播普遍社會價值觀的過程。
文學批評:以文學接受為基礎,以一定理論與方法,對以文學作品為中心的各種文學現象進行研究和評價的文學活動。
印象性批評:感想式的鑒賞式的批評。
注釋式批評:解釋詞句、闡釋原意為主的批評。
評點式批評:在原作上加以批注、點評并與原作一起印行的批評。
英美新批評派批評:主張作品中心論,注重形式與文本的研究與批評。倡導“細讀法”。
精神分析批評:強調泛性欲論,用俄底浦斯情結來解釋創作動機,認為藝術是人的潛意識欲望的達成。
神話原型批評:主張將作品放到某個文學原型中去研究,提倡遠古神話與現代作品相聯系,不同民族文學相比較。
結構主義批評:探求主宰具體作品的抽象結構。認為作品是一個符號系統,是按語言規則組織起來的語言產物。
接受美學批評:以讀者為中心,讀者決定一切。
女性主義批評:反對男性中心主義文化,某種程度上顛覆和質疑傳統價值觀和文學批評傳統。
后結構主義批評:否定任何內在結構或中心,認為文學是一個無中心的系統,是閃爍變化的語言符號的游戲。
簡答題
一、文學消費在整個文學活動鏈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 使文學生產、文學傳播、文學產品的價值最終得以達成。
2. 文學消費生產著生產與生產者。
3. 參與生產著文學產品。
二、文學產品具有商品性的原因是什么?
1. 是作家腦力勞動的物化形態,作為精神產品,它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作家通過稿費或版稅取得勞動報酬。
2. 必須借助一定物質媒介才流傳于世。
三、文學的口傳方式傳播有何特點?
1. 直接面對面,有利雙向信息交流。
2. 是視、聽的復合符號的傳播。
3. 在傳播中不斷加以加工改造。
四、書寫印刷傳播方式有何特點?
1. 非直接的單向信息傳播。
2. 文字符號的單一性與非直觀性。
3. 生產者與消費者彼此分離,地位不平等。
五、電子傳播方式有何特點?
1. 視聽復合符號的信息傳播。
2. 提供的直觀性是空前的真實與虛假的混和。
3. 屬于大眾傳播媒體,具有世界性與商業性的傾向。
六、文學消費與文學接受有何區別?
1. 文學消費是未含閱讀的購買、占有,又是閱讀、欣賞的精神消費活動;文學接受專指審美范圍內的閱讀欣賞的活動。
2. 角度與側重點不同。文學消費是文藝社會學范疇;文學接受是審美心理學的角度。
3. 兩者相互聯系,有打通的一面,又有不能代替和差異的一面。
七、文學接受與文學鑒賞的異同?
1. 文學接受包含文學鑒賞。
2. 文學接受以讀者為中心,文學鑒賞以作品為中心。
3. 文學接受有創造性、對話性。
八、文學接受者應具備哪些內在素質:
1. 語言文字能力。
2. 文化基礎與思想水平。
3. 審美能力。
九、文學接受的心境要滿足哪些條件?
1. 興趣。
2. 審美心態。暫時與現實生活隔離。
3. 對話愿望。與作品或作者對話交流。
十、接受者的閱讀動機有哪些?
1. 審美和娛樂。
2. 求知與受教。
3. 批評與借鑒。
十一、文學作品成為有意義的接受客體,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1. 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2. 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3. 符合接受者的藝術趣味。
十二、讀者的期待視野有哪些層次?
1. 文學的期待。
2. 生活的期待。
3. 價值的期待。
十三、接受者的審美心理結構包括哪些層面?
1. 個人性。顯示獨特性和偏愛性。
2. 集體性。意味公共性與溝通性。
3. 兩者交融滲透。
十四、文學接受過程中接受者的創造性表現哪些方面?
1. 作品形象具體化。再現、補充、改造。
2. 情感再度體驗。將作品中人物情感轉化為自己的情感。
3. 作品意義的合理誤讀。創造性理解與主觀評價。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浙江自考2023年10月《細胞生物學》復習資料:微管組裝
06-21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