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Spora Lygodii)
【來源】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干燥成熟孢子。
【性狀鑒別】呈黃棕色或淡棕色顆粒狀粉末。質(zhì)輕,捻之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縫滑
落。氣微,味淡。撒在水中則浮于水面,加熱始逐漸下沉。置火中易燃燒,發(fā)生爆鳴聲且有閃光。
【成分】孢子含脂肪油、海金沙素(lygodin)等。
青黛(Indigo Naturalis)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Ness)Bremek.、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子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葉或莖葉經(jīng)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團塊。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福建、河北、江蘇等省。
【采收加工】夏、秋兩季,當植物的葉生長茂盛時,割取莖葉,置大缸或木桶中,加入清水,浸泡2~3晝夜至葉腐爛,莖脫皮時,撈去莖枝葉渣,每50kg莖葉加石灰4~5kg,充分攪拌,待浸液由烏綠色轉變?yōu)樽霞t色時,撈取液面藍色泡沫狀物,曬干。
【性狀鑒別】呈極細的深藍色粉末,或呈不規(guī)則的多孔性疏松團粒。質(zhì)輕,易飛揚。撒于水中能浮于水面,火燒時產(chǎn)生紫紅色煙霧。微有草腥氣,味淡。
以藍色均勻、體輕能浮于水面、火燒時產(chǎn)生紫紅色煙霧的時間較長者為佳。
【成分】合靛玉紅(indirubin)、靛藍(indigo)、靛棕、靛黃等。
靛玉紅治療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有一定療效。從植物菘藍制成的青黛中提得抗皮膚真菌成分色氨酮。
【理化鑒別】
(1)取本品少量,用微火灼燒,有紫紅色煙霧發(fā)生。
(2)取粉末少量,滴加硝酸,立即產(chǎn)生氣泡,并顯棕紅色或黃棕色。
(3)取粉末0.5g,加水10ml,振搖后放置片刻,水層不得顯深藍色。(檢查水溶性色素)
(4)取本品的氯仿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靛藍和靛玉紅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靛藍、靛玉紅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的藍色斑點和淺紫紅色斑點。
【含量測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用分光光度法,在610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規(guī)定本品含靛藍(C16H10N2O2)不得少于2.0%。
兒茶(Catechu)
【來源】為豆科植物兒茶Acacia catechu(L. f.)Willd.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及茜草科植物兒條鉤藤Uncaria gambier Roxb.帶葉嫩枝的干燥煎膏。前者習稱“兒茶膏”,后者習稱“方兒茶”。
【產(chǎn)地】兒茶膏產(chǎn)于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方兒茶主產(chǎn)于緬甸及印度。
【采收加工】兒茶膏 冬季采收兒茶的樹干,剝?nèi)ネ馄ぃ吵伤槠铀灏竞螅瑸V過,濃縮,干燥。
方兒茶 割取帶葉小枝,放于銅鍋中,加水煮沸6~8h,并經(jīng)常攪拌,使葉破碎,待葉變黃色時,濾過,濃縮,冷卻后凝固,切成方塊狀,干燥。
【性狀鑒別】兒茶膏 呈方塊狀或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平滑而稍具光澤。質(zhì)硬,易碎,斷面不整齊,具光澤,有細孔,遇潮有粘性。無臭,味澀、苦、略回甜。
以黑色略帶紅色、不糊不碎、嘗之收澀性強者為佳。
方兒茶 呈方塊狀,每邊長約2cm,各邊均凹縮,棱角多偏斜或破碎。表面暗棕色至黑褐色,多平坦無光澤,偶見裂紋。質(zhì)堅實或較松脆,斷面淺棕色至淺棕紅色。無臭,味苦、澀。
以黑褐色、膠性大、味濃者為佳。
【成分】均含兒茶鞣質(zhì)和兒茶素(d-catechin)。方兒茶還含兒茶熒光素(gambirfluorescein)、槲皮素及棕兒茶堿(gambirine)。兒茶膏還含表兒茶素,但不含兒茶熒光素。
【顯微鑒別】取兒茶膏粉末以水裝置,可見大量針狀結晶及黃棕色塊狀物。
【理化鑒別】
(1)取火柴桿浸于本品水浸液中,使輕微著色,待火柴桿干后,再浸入濃鹽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烘烤,桿上即顯深紅色。(檢查兒茶素)
(2)取本品粉末0.5g溶于25ml水中,濾過,濾液中加三氯化鐵試液后,呈藍綠色。(檢查鞣質(zhì))
(3)取本品約0.2g,加水50ml溶解,加鹽酸5ml與甲醛試液10ml,水浴上加熱,有黃棕色沉淀,放冷,濾過,濾液中加三氯化鐵試液數(shù)滴與固體醋酸鈉5g,下部應呈棕紅色,不得呈藍色。(防止其他鞣質(zhì)混入兒茶中,如兒茶鞣質(zhì)反應呈棕紅色,沒食子鞣質(zhì)反應呈藍色)
(4)取粉末少許溶于乙醇中,濾過,于濾液中加少許氫氧化鈉液,振搖后,加石油醚數(shù)毫升,石油醚層顯亮綠色熒光。方兒茶有此反應,兒茶膏無此反應。(檢查兒茶熒光素)
【含量測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規(guī)定,本品含兒茶素(C15H1406)和表兒茶素(C15H1406)的總量不得少于21.0%。
冰片(合成龍腦)(Borneolum Syntheticum)
【來源】為化學合成品。
【性狀鑒別】為無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狀結晶,直徑5~15mm,厚23mm。表面有如冰的裂紋。質(zhì)松脆有層,可剝離成薄片,手捻即粉碎。具揮發(fā)性,點燃發(fā)生濃煙,并有帶光的火焰。氣清香,味辛、涼。
以片大而薄、潔白、松脆、氣味濃者為佳。
【成分】主含左旋龍腦(l一borneol),尚含異龍腦等。
五倍子(Galla Chinensis)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麩楊Rhus potantinii Maxim.或紅麩楊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Rhed.et. Wils葉上的蟲癭,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按外形不同,分為“肚倍”和“角倍”。
五倍子的產(chǎn)生,必須兼有寄主鹽膚木類植物、五倍子蚜蟲和過冬寄主提燈蘚類植物等三要素,而且此種蕨類植物須終年濕潤,以利蚜蟲過冬。
由于五倍子蚜蟲種類的不同和它的營癭部位習性不同而形成五倍子外形各異。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四川、浙江、云南等省。
【采收加工】立秋至白露前蟲癭由青轉成黃褐色時采摘。摘下后,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外表面變成灰色,以殺死內(nèi)部的蚜蟲為度。取出干燥。
【性狀鑒別】肚倍 呈長圓形或紡錘形囊狀,長2.5~9cm,直徑1.5~4cm。表面灰褐色或淡棕色,并被有灰黃色滑軟的柔毛、質(zhì)硬而脆,易破碎,斷面角質(zhì)狀,有光澤,壁厚2~3mm,內(nèi)壁平滑,內(nèi)有黑褐色死蚜蟲及灰色粉末狀排泄物。氣特異,味澀。
角倍 呈菱角形,具不規(guī)則的角狀分枝,柔毛較肚倍明顯,壁較薄。
均以個大、完整、壁厚、色灰褐者為佳。
【顯微鑒別】橫切面:①表皮細胞1層,往往分化成1~3~6細胞的非腺毛。②表皮內(nèi)側為薄壁組織,其中有外韌型維管束散生;維管束外側有大型的樹脂腔。③薄壁細胞含有淀粉粒,多已糊化,并可見少數(shù)草酸鈣簇晶。
【成分】主含五倍子鞣質(zhì)(gallotannin),角倍含量低,肚倍含量高,另含沒食子酸脂肪、脂肪、樹脂、蠟質(zhì)等。
【理化鑒別】取五倍子粉末0.5g,加水4ml,微熱,濾過:
①取濾液lml,加三氯化鐵試液1滴,即產(chǎn)生藍黑色沉淀。(鞣質(zhì)一般反應)
②另取濾液lml,加10%酒石酸銻鉀試液2滴,即產(chǎn)生白色沉淀。(五倍子鞣質(zhì)反應)
【含量測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規(guī)定,照鞣質(zhì)含量測定方法測定,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鞣質(zhì)不得少于50%。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本網(wǎng)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wǎng)站在文章內(nèi)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yè)發(fā)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chǎn)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chuàng)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解放區(qū)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huán)境心理學復習資料三十二
02-03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