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重點
1、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歷史過程、綱領、歷史意義、失敗原因和教訓.
2、洋務運動的歷史過程、歷史作用、失敗原因.
3、戊戌維新運動歷史過程、歷史意義、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本章提示
注意三種早期探索運動所分別代表階級基礎和性質.注意比較這些運動與日后孫中山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第三章的內容)的不同.
重要考點講
基本概念和判斷解
1、金田起義: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拜上帝教教眾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2、永安封王:1851年3月,洪秀全在東鄉宣布稱天王.后永安建制封五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云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所封諸王皆受東王節制.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為太平天國首都.
4、天京事變:1856年9月,發生了天京事變,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先后被殺,翼王石達開率部出走后敗亡.
5、《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頒布,是天平天國的綱領性文件和社會改革方案.
6、《資政新篇》:1859年頒布,洪仁玕擬定的帶有資本色彩的改革與建設方案,但為涉及農民的土地問題,缺乏實施的階級基礎和社會條件.
7、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1864年失敗.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換言之,缺乏先進的階級的領導.
8、洋務派及綜理洋務的中央機構:奕是首領,還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1861年成立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9、洋務派舉辦洋務事業的目標:"求強""求富".
10、洋務派舉辦洋務軍事工業目的:直接目的是鎮壓國內農民起義,同時有抵御外國侵略的目的.
11、舉辦洋務事業的指導思想:最早由馮桂芬概括出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12、洋務派舉辦的民用企業的形式和性質:形式:官辦、官督商辦(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辦.性質:基本上屬于資本主義性質的近代企業.
13、洋務運動失敗的標志:中日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
14、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為(旗手)、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
15、"公車上書":1895年,康有為等在京趕考的舉人(由各省派公車送京趕考)向皇帝上書,要求拒絕與日本議和并變法.
16、宣傳變法的理論文章: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啟超《變法通義》,譚嗣同寫了《仁學》,嚴復在翻譯赫胥黎的《天演論》等
17、宣傳組織變法的著名"三會三報三學堂":強學會、南學會、保國會.上海《時務報》(梁啟超任主筆)、天津《國聞報》(嚴復主辦)湖南的《湘報》.貴陽萬木草堂(康有為主持)、長沙時務學堂(梁啟超任中學總教習).他們還向光緒皇帝建議設立京師大學堂.
18、維新派與守舊派辯論的問題及其實質:要不要變法,要不要實行君主立憲,要不要廢八股、改科舉和興學堂.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19、守舊派的代表人物:洋務派官僚張之洞,寫有《勸學篇》是對抗維新變法的代表作.
20、"百日維新":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未開始標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為結束標志.
21、"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復習筆記:報刊、通訊社的國際傳播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原理復習資料二
11-232023年4月浙江自考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串講資料第四章
02-01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以漢語漢字為載體的文化
12-0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2年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筆記第十一章
10-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行政管理學》復習要點(22)
10-28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十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