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曹禺等人戲劇創作的獨特貢獻及文學史地位
話劇是由外國移植、引進我國的,發展緩慢,成就不穩定,話劇在中國真正產生影響是從曹禺出現后開始的。
△一、曹禺出現的價值和意義:
1、中國現代話劇從世紀之初引進一直到曹禺的《雷雨》、《日出》的問世,人們才真正領悟到話劇這種藝術形式的魅力,可以說曹禺是現代話劇真正的奠基人。
2、曹禺的話劇從藝術結構、人物形象、語言形式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顯示了中國現代話劇獨特的價值,這些都在于曹禺真正懂得中國戲劇和外國話劇的精髓,曹禺的話劇是最中國的又是最不中國的,因為他的話劇的劇情是中國的,而同時繼承了西洋話劇以語言為主的特點。
3、曹禺的話劇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把中國話劇引入正規、推向成熟,曹禺集編、導、演于一身,是一般劇作家不具備的,曾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3年專攻話劇,特別喜愛古希臘悲劇理論,是第一個將古希臘悲劇理論引入中國話劇創作的人。魯迅說:“曹禺一出現就是一個高峰,曹禺一出現就是成熟的”。
△二、《雷雨》、《日出》在話劇創作中顯示的藝術魅力及曹禺的獨特風格。
曹禺的作品有四大名劇——《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及根據《家》改編的同名話劇。《雷雨》、《日出》是曹禺最初的兩部劇作,相差一年(1933、1934),一舉奠定了曹禺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綠皮書P.237)
1、突出顯示了曹禺善于在劇本中結構劇烈緊張的戲劇沖突,通俗地講就是讓人覺得好看,懸念眾多,高潮迭起。雖然《日出》的結構比《雷雨》平靜一些,在藝術視野上開闊一些,戲劇沖突的偶然因素減少了一些,但依然表現出非常吸引人、耐人尋味的劇情發展。
(1)話劇首先講究沖突、結構,曹禺的話劇具有強大的視覺沖擊力。
(2)曹禺戲劇創作的審美追求恰恰主要體現在結構藝術上。從根本上看,曹禺的話劇中的沖突是人物命運的沖突。從《雷雨》到《日出》顯示出作家的根本追求——表現人的命運之迷,探尋人的命運的困惑,但現實告訴人們,命運的把握是極其艱難甚至不可能的。力圖把握命運和命運把握的艱難構成了一種根本矛盾,這是曹禺的話劇中根本追求的。曹禺說他對宇宙間的神秘事物有一種不可言喻的憧憬。結構是曹禺話劇最大的魅力,體現了曹禺創作的根本動因和根本追求。
2、《雷雨》、《日出》和曹禺的話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顯示了自己的特點。首先,曹禺善于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物的生命內涵;其次,曹禺善于描寫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通俗地講即他善于把人寫活,人物在動態中發展,在有限的時空范圍內,讓讀者、觀眾完整地了解一個人。曹禺的話劇是現實的,也是歷史的,而且是充滿詩意的。
3、曹禺的話劇《雷雨》、《日出》等,還顯示了曹禺話劇中高超的語言藝術,語言極富感染力、表現力,準確且特別具有一種戲劇性,曹禺有豐富的舞臺表演,他真正懂得把文學劇本語言和舞臺藝術表演結合在一起。
三、夏衍:簡單了解夏衍話劇的風格及追求。(課本P.426)
夏衍人生經歷復雜,追求革命、追求進步,他的創作始終有一個明確的追求——要把一個作品的時代性、革命性、藝術性完美結合,這顯示了夏衍話劇的獨特風格。
1、夏衍的話劇有明確的時代色彩,鮮明的揭露性和批判性。《上海屋檐下》創作于1937年4月,寫重大社會變化之前時代社會的氣氛,但并未寫成簡單的宣傳,隱含在巧妙……(此處未記全)
2、善于表現普通人的命運,善于寫出普通人當中的崇高,同時又突出寫出革命者的偉大情懷,突出革命者的英雄形象,同時也注意局限性和弱點,感到人物形象真實、具體。
3、追求戲劇結構的平淡、生活化。
四、簡單了解田漢話劇的獨特風格。
田漢與洪深、夏衍、歐陽予倩都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
1、早年參加創造社,所以在創作中始終帶有某種程度的浪漫主義色彩。
2、人生經歷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9-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文化概論復習筆記:區域地理環境與文化的多元融合
1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知識產權法復習資料: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
04-1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經驗的結構法則
09-2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十七年”的詩歌、散文
09-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復習資料:華陽礁上補給忙
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