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秦朗統一之后,建立起來的中央官吏系統。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太常,朗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分理中央事務。
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后,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權形式解決集權體制內的權力分配問題。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為國家最高政務機構,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執行等政務。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為行政事務的職能管理機構,六部隸屬于尚書部。三省六部制的確立,表明了傳統社會中央集權管理體制的成熟。
郡縣制:春秋戰國時期由于政治經濟的系列變動,土地兼并戰爭到處發生。在大國吞并小國之后,征服者大都將小國變成縣郡,以隸屬于自己的行政系統之下。這種郡縣制在戰國時代,已成為各國國內一般行政區劃。秦漢時期以郡縣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統的王權體制,君主集權達到空前的高度。
科舉: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察舉制:漢代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都可以向皇帝舉薦賢士。這種由地主官僚察訪人才,向朝廷舉薦的方式,稱為“察舉”。漢代察舉制度是中國科舉制度的雛形,它為隋唐時期的科舉制的出現作了重要的鋪墊。
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時期建立的一套較察舉制度嚴格的選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設“中正官”,負責察訪本地人士,按其才德聲望評定九個等級,然后根據士人的品級;向吏部舉薦。九品中正制從其本質上看,同樣維護的是土族的利益。
明經科:在于察舉通曉儒家經典的人才,東漢開始設置。隋唐以后,漢代察舉考試中強調的儒家經學仍作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
詩賦取士:唐代科舉考試中最重視的進士科,進士試主要是詩文,是一種文學考試,因此唐代崇尚文學成為一代風氣。在詩賦取士的利益驅動下,唐人創作熱情高漲,唐詩時代的形成與科舉制度有相當的關系。
行卷:唐代的科舉考試沒有后代那樣嚴格,考前的舉薦相當重要。為了獲得達官貴人,社會名流的賞識與推薦,士子們在應試前,帶著自己平時所作的詩文投獻給名公巨卿,這種詩文稱為“行卷”。
法律制度:是由國家統治者為協調社會關系,保證社會秩序而創制出來的帶有強制性的制度規范。
《法經》:戰國時期,在各國普遍制定與公布成文法的基礎上,魏國的李埋對諸國成文法進行了總結,制作了《法經》六篇,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體系的封建法典。
《唐律疏議》:唐高宗命長孫無忌對《唐律》進行考證,疏議,著成《唐律疏議》一書。公元454年唐高宗頒行《唐律疏議》是漢代以來對于法律注釋解說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與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經義法典化的范本。
“春秋決獄”:從董仲舒開始即以《春秋》的精神與事例附會法律,《春秋》經義不但成為法律的補充,其權威性甚至還高于法律,
五禮:是古代國家禮儀制度,大約定制于周代。五禮分為:吉禮,祭祀之禮;兇禮,死喪,兇荒之禮;賓禮,朝見之禮;軍禮,出征,田獵等禮;嘉禮,冠婚,飲食,賓射等禮。
“五服”:按傳統喪葬禮俗,親屬要依與死者關系的遠近親疏,穿戴不同的喪服“守制”,這本是周代的古禮,來自儒家禮制;漢代以后沿襲了這一喪服制度。傳統的孝服分為五等,俗稱“五服”。宗法人倫關系與等級制度在五服禮制中得到最集中,最鮮明的體現。
中體西用論:它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縮賂,是中國近現代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張和基本理論。“中體西用論”者主張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為“體”,為“本”,以吸收西方科學技術和具體文化為“用”,從而達到制夷圖強,復興中華的目的。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現代新儒學:是“五四”以后出現的,以接續“儒學”道統為己任,服膺宋明理學為主要特征的,力圖用傳統儒家學說融合,會通西學,從文化上探討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學術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梁漱溟,馮友蘭,唐君毅等人。
全盤西化論:是一些自由主義者的文化主張,其核心內容是“現代化=西方化”,認為中國文化傳統一無是處,與現代化水火不容,主張不預設任何人為的限制,照搬西方歐美的社會制度和化意識作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全盤西化論既反對保守主義的儒學復興論,也反對社會主義的綜合創新論,表現出對待民族文化的虛無主義與極端化傾向。其代表人物有毛子水,吳稚輝,胡適等人。
宋明理學:是宋明時期,周敦頤,程顥,程頤,朱嘉,陸九淵,王守仁等人將印度佛學與本土的易,老,莊三玄相糅合,融進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學派的學說,他們注重證悟的禪宗式的“明心見性”強調“主靜,居敬”,“戒懼,慎獨”,主張“存天理,滅人欲”,是上種帶有明顯宗教功能的的學說。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復習重點二
06-232022年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資料:浪漫主義時期(2)
09-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自學考試《園林藝術學》章節習題:第3章
11-272022年浙江自考《西方法律思想史》串講筆記
08-312022年浙江自考數據庫原理復習資料第三章:關系數據庫SQL語言
09-212022年浙江自考《刑法學》復習筆記(二)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