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衛生思想的產生
(一)心理衛生思想的淵源:
1.在西方,古希臘希波克拉底提出了“體液學說”。他認為,人的體液按其比例混合不當時,人就會感到痛苦,而改變已經紊亂的體液狀態,使人的恢復到正常的狀態,是維護人的健康的基本途徑。
2.柏拉圖認為,形成一個健康人格的決定因素,是理性、精神以及維持生命的食欲能力或“性愛”的協調一致。
3.在我國,管仲把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為最理想的心理狀態,以此作為內心修養的標準,并提出相應的養心之術。
4.孔子在《論語》中關于心理衛生思想的闡述也極為豐富。充分認識到個體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衛生任務有所不同。并從修身養性的角度提出詩歌、音樂對陶冶人的性情的作用。
(二)古代關于心理衛生的主要觀點
1. 古代西方關于心理衛生的主要觀點:
(1) 強調生理、遺傳因素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2) 重視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在心理衛生中的整合作用;
(3) 重視家庭、學校教育在心理衛生中的作用;
(4) 認識到正常的交往、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心理保健意義。
2. 中國古代的心理衛生思想
(1) 整體恒動論是中國古代心理衛生思想的理論基礎;
(2) 提倡“養心之道”與“健身之術”是中國古代心理衛生思想的精髓;
(3) 關于情緒與疾病產生、治療的關系的思想也極為豐富。
二.心理衛生運動的興起與發展
1. 一種觀點認為真正現代心理衛生活動是始于本世紀的美國,是由比爾斯于1908年5月成立的全世界第一個心理衛生組織“康奈狄克州心理衛生協會”作為標志的。比爾斯還發表了《自覺之心》。
2. 在中國,1917年,北京大學哲學系首次開設了心理學課,并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1936年4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在南京成立。中間由于抗日戰爭和十年文革,中國心理衛生運動在困難中繼續發展,1985年3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成立,通過召開學術討論、舉辦培訓班、編輯學術刊物等形成,推動心理衛生學的研究和發展。充分表明了中國心理衛生運動將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復習筆記:報刊、通訊社的國際傳播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復習筆記:心理衛生思想的產生
01-102022年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9-10章)
08-24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資料:拜倫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人際關系心理學復習筆記:影響利他行為的情景因素
12-3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美學》復習資料:名詞解釋(3)
08-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筆記6
04-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語(一)》復習筆記(15)
06-1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復習筆記第五章
01-052023年浙江自考社區護理學導論復習筆記:社區護理學相關理論與方法
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