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伊·邁爾斯的追悼會將于星期一舉行。四分之一世紀以來,他是《自由新聞》大樓左近的一個近乎傳奇式的人物,也是不管年歲多大都被人叫作報童的那號人當中的僅存者之一。
《自由新聞》的一整代記者、編輯和其他職員都只知道他的名字叫“羅伊” 的邁爾斯先生,本星期早些時候在他度過一生最后幾年的療養所中死去,終年六十七歲。
直到幾個月以前,由于健康狀況惡化而終于無法撐持下去為止,他一直把《紐約時報》和其他外埠報紙送到訂戶桌上,并且在《自由新聞》大樓外的人行道上叫賣上述報紙和《底特律新聞》。
去年有一個月他嘗試了一下退休的滋味,但不久又重操賣報的舊業。
他雙目幾乎失明,戴著一副象定量酒杯的底那樣厚的眼鏡,要把頭往后仰起才能看得見東西。
他形容柏槁,白發蒼蒼,體弱多病,吃力地背著笨重的帆布報兜,背帶深深勒進瘦削的肩頭。然而,在他衰弱的外貌下,卻隱藏著強烈的自立精神。他對工作極為認真,也能滔滔不絕地神聊一氣。“羅伊,你今天干得怎么樣啊?”一位打算買報的顧客會這樣招呼他。
“要買份時報?”他會這樣回答,聲音粗得象是從沙石上崩出來的一樣刮耳。
有一次,羅伊從《自由新聞》的電梯上走下來,正好趕上采編人員在那里開會。也許是由于他視力不佳,也許是由于他脾氣倔強,反正他把報紙都分發給了在場的記者。會議只好中斷,直到羅伊把報紙分完。
“兩毛五?”一個記者有一次在羅伊對他說了《芝加哥報》的價錢以后提出了抗議。“見鬼,羅伊,我花一毛五就能買到一份。”
“是嘍,不過你得上芝加哥去。”
有些記者在收報費的日子沒有錢付款就躲著羅伊,這是大伙都知道的。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因為羅伊瞎得很厲害。只要訂戶的位子上有人坐著,他就去催討,不管那人是誰。有一次羅伊誤把一個女記者當作一個長著胡子的男記者,因為他往常就是坐在那張桌子后邊的。
還有一個記者在剛參加《自由新聞》工作的時候,發現他桌上每天都有一份《紐約時報》,感到很詫異,但他以為這是由于工作需要而發給他的。然而到了月底,他終于發現這是怎么回事。“一共六塊二毛五。”羅伊粗聲粗氣地對他說。
羅伊死后留下一個女兒,德樂勒斯,塔爾曼夫人,還有一個姊妹和一個孫兒。追悼會將于星期一午后二時在紅河區西杰弗遜街一O七八三號格爾巴赫殯儀館舉行。他將安葬在河景區費思代爾公墓。
(原載美國底特律《自由新聞》,選自!980年6月新華出版社出版的《怎樣當好新聞記者》一書,伍任譯)
自學提示
(1)這是一篇人物特寫。認知“老報童”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
(2)概括并分析“老報童” 的性格特征。
(3)結合此文有關段落,說明人物外形、對話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4)簡要分析此文將敘事、寫人、抒情融合在一起的寫作特點。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