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記憶
第一節 艾賓浩斯的工作
第一是無意義音節
第二是測量記憶的方法即節省法。
節省的百分比=100×初學時的誦讀次數(或時間)-重學時的誦讀次數(或時間)
初學時的誦讀次數(或時間)
l 幾個問題:
一、音節組長度和學習速度的關系
二、學習有意義的材料時學習速度的增加
三、記憶保持和誦讀次數的關系
四、保持與遺忘和時間的關系
總的說來,學習后開始遺忘的很快,約一天后遺忘速度放慢,間隔越長,遺忘漸慢。艾賓浩斯還研究了重復學習和分散學習的影響,睡眠對記憶保持的影響,等等。
第二節 兩種過程的記憶理論及研究途徑
一、感覺記憶或瞬時記憶
1、美斯波靈關于視覺形象儲存的研究:首先,刺激卡片通過速示器或可控制時間的幻類機呈現50毫秒(1秒=1000毫秒),在這以后,被試告出來,沒有一個人能做得到,被試覺得12個字母都看見了,但只能說出4到5個字母,你自己也可以試一試,以最短的時間“ 瞄”一眼書上的卡片,我后迅速閉上眼睛,你能看到多少字母,你能說出幾個字母?你是否感到當你說出頭4個字母時,其余剛才看見的字母迅速地“衰退”了,你無法報告它們?通過實驗,斯波靈斷定,被試看到的比他能報告的多。為了證實這一點,他想出部分報告法的實驗程序來進行實驗,在部分報告法的實驗中,被試注視刺激卡片50毫秒,然后,他們不必報告所看到的所有字母,面是只報告四個字母,至于是哪四個字母,由聲音指示,高音指示被告報告上面一行的四個字母,中音指示被試報告中間一行,低音指示被報告下面一行。三種音調是隨機出現的,所以被試無法猜測而必須看所有的字母。
如果被試每次都能正確報告四個字母而不管它們是在哪一行,那我們當然可以推測,被試是能夠看到12個字母的。斯波靈比較了兩種實驗程序的結果:要求被試全部報告所看見的字母,平均成績為4.5;而部分報告法的平均成績是3個多一點,由于這是報告一行的結果,實際的平均成績應該乘3,即10個左右。這樣,斯波靈的部分報告法證實了,視覺形象的貯存可以在瞬間保存較多的信息,但這些信息也可以飛快地消失——在說出四個時間后消失了。
二、短時記憶
1、短時記憶容量:而小單位(單字)聯合成較大的單位(雙音合成詞)的過程叫組塊,較大的單位就叫做“塊”(chunk)。由此可見,通過組塊的方式可以把較多的材料組織在一起,因而增加了記憶的容量。
2、短時記憶聽覺編碼:并且視覺呈現的比聽覺呈現的記得更準些。
3、短時記憶遺忘:遺忘是信息的自然衰通,時間是遺忘的原因。另一種認為遺忘是干擾造成的,新進入信息使剛才記住的信息雖度減弱導致遺忘。
l 彼得森實驗支持了遺忘是時間造成的觀點,因為倒數3以后間隔時間愈長遺忘越多。
l 凱佩爾等人的實驗,彼得森的實驗并沒有排除干擾因素。
再現依賴于以前測驗過的項目數:測驗的項目多則干擾的項目多,遺忘就多。當然,時間在這個實驗中也起作用,但總的說來,這項實驗有昨于證明干擾是造成遺忘的原因。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語言學概論復習筆記第七章(語言和社會)
09-1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