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記憶
第一節艾賓浩斯的工作
(1)無意義音節
(2)測量記憶的方法即節省法。
節省的百分比=100×初學時的誦讀次數(或時間)-重學時的誦讀次數(或時間)
初學時的誦讀次數(或時間)
幾個問題:
1.音節組長度和學習速度的關系
2.學習有意義的材料時學習速度的增加
3.記憶保持和誦讀次數的關系
4.保持與遺忘和時間的關系
注:學習后開始遺忘的很快,約一天后遺忘速度放慢,間隔越長,遺忘漸慢。艾賓浩斯還研究了①重復學習②分散學習③睡眠對記憶保持的影響等等。
第二節兩種過程的記憶理論及研究途徑
一、感覺記憶或瞬時記憶
1、美斯波靈關于視覺形象儲存的研究:
首先,刺激卡片通過速示器或可控制時間的幻類機呈現50毫秒(1秒=1000毫秒),在這以后,被試告出來,沒有一個人能做得到,被試覺得12個字母都看見了,但只能說出4到5個字母,你自己也可以試一試,以最短的時間“瞄”一眼書上的卡片,我后迅速閉上眼睛,你能看到多少字母,你能說出幾個字母?你是否感到當你說出頭4個字母時,其余剛才看見的字母迅速地“衰退”了,你無法報告它們?通過實驗,斯波靈斷定,被試看到的比他能報告的多。為了證實這一點,他想出部分報告法的實驗程序來進行實驗,在部分報告法的實驗中,被試注視刺激卡片50毫秒,然后,他們不必報告所看到的所有字母,面是只報告四個字母,至于是哪四個字母,由聲音指示,高音指示被告報告上面一行的四個字母,中音指示被試報告中間一行,低音指示被報告下面一行。三種音調是隨機出現的,所以被試無法猜測而必須看所有的字母。
如果被試每次都能正確報告四個字母而不管它們是在哪一行,那我們當然可以推測,被試是能夠看到12個字母的。斯波靈比較了兩種實驗程序的結果:要求被試全部報告所看見的字母,平均成績為4.5;而部分報告法的平均成績是3個多一點,由于這是報告一行的結果,實際的平均成績應該乘3,即10個左右。這樣,斯波靈的部分報告法證實了,視覺形象的貯存可以在瞬間保存較多的信息,但這些信息也可以飛快地消失——在說出四個時間后消失了。
二、短時記憶
1.短時記憶容量:而小單位(單字)聯合成較大的單位(雙音合成詞)的過程叫組塊,較大的單位就叫做“塊”(chunk)。由此可見,通過組塊的方式可以把較多的材料組織在一起,因而增加了記憶的容量。
2.短時記憶聽覺編碼:并且視覺呈現的比聽覺呈現的記得更準些。
3.短時記憶遺忘:
①遺忘是信息的自然衰退,時間是遺忘的原因
②遺忘是干擾造成的,新進入信息使剛才記住的信息雖度減弱導致遺忘。
彼得森實驗支持了遺忘是時間造成的觀點,因為倒數3以后間隔時間愈長遺忘越多。凱佩爾等人的實驗,彼得森的實驗并沒有排除干擾因素。
再現依賴于以前測驗過的項目數:測驗的項目多則干擾的項目多,遺忘就多。當然,時間在這個實驗中也起作用,但總的說來,這項實驗有利于證明干擾是造成遺忘的原因。
三、長時記憶
(一)研究方法
1.自由回憶法:被試以他們愿意的順序再現出來。再現就是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把記住的材料寫下來或說也來。
2.對偶聯合法:學習時呈現成對的項目,每一對有一個刺激項目和一個反應項目。學習時呈現成對項目的速度是固定的,
要求:把已學習的項目(如單字,圖片)與未學習過后項目按隨機方式混合起來,逐個呈現給被試或整個呈現給被試,要求被試指出哪些是已經學習的。假定被試對新項目認錯了多少,在認對的舊項目中也可能有這第么多是猜對的,所以要從認參考舊項目的百分數中減去猜對的百分數,才是真正認對舊項目的百分數。
3.重學法:知覺辨認。把學過的未學過的單字隨機混起來,在速示器中呈現給被試(要求被試讀出所呈現的單字。
(二)遺忘
1.干擾有兩類:①前攝抑制②倒攝抑制。
心理學家程頤對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倒攝抑制的關系進行過實驗研究,他用的實驗材料為10個無意義音節。材料相似程度高時,插入材料對原有材料的干擾較小,隨著材料相似程序變小,干擾作用達到最大,當插入材料與原有材料全不相似時,干擾作用又變小。
2.系列位置效應
我們有15個項目。這樣,我們就有從1到15的系列位置。每個被試以不同的順序學習一遍這15個項目,然后讓他們作自由回憶,把再現的成績按系列位置登記,就可以根據結果繪制系列位置曲線,在這里我們提醒一下,如果上述15個項目按同樣的順序呈現給被試,那就會導致項目本身與系列位置的混淆,即自變量的混淆。系列位置曲線被認為是對兩種過程的記憶理論的強有力支持。30秒延緩再現的曲線證明了這種說法,由于短時記憶中的項目在30秒內已消失,所以曲線末端變平,字單的最后幾個項目再現較差;但是,由于最初學習的幾個字即在開頭的系列位置的單字已由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所以曲線首端不受影響,再現仍很好。換句話說,延緩只影響短時記憶而不影響長時記憶,可見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是兩種性質不同的記憶。
第三節記憶的加工層次理論及研究途徑
注:記憶的久暫不取決于時間,加工層次才是決定的因素。
加工層次理論的另一重要論點是:記憶依賴于(測驗)與加工(學習)的一致性,提取線索是否有效由已記住的信息來決定。也就是說,后來的提取過程與早先的加工過程越一致,回憶的成績越好。
一、加工層次對記憶的影響
二、記憶依賴于提取與加工的一致性
雅各布實驗結果表明,再認成績隨實驗條件從“無上下關系”到“想出”一直上升,而知覺辨認卻表現出明確的相反的結果。這證明,記憶既依賴加工過程的性質,又依賴提?。y驗)過程的性質。
第四節記憶中的組織
一、群集(clustering)與主觀組織
塔爾文(Tulviny,1962)發現,當實驗者使用沒有聯系也不屬于同一類的單詞作材料來進行自由回憶實驗時,從實驗者的角度看,在回憶時,既不會有范疇群集也不會有聯系串出現,但是被試往往自己組織材料,造成群集?;貞洉r人們傾向于按照群集的原則來組織材料;如果沒有群集可利用,他們就用自己的主觀組織。
二、媒介:所謂媒介就是原有材料的變形,當回憶時要先回憶媒介,以及媒介形成的方法或媒介的含義,然后就可以把媒介還原成原來的材料。
第五節影響記憶的因素
一、單詞的各種特點
1.頻率:高頻字,低頻字。實驗證明,高頻單字易于回憶。但是,當進行再認測驗時,不是高頻字而是低頻單字成績更好。
2.意義性:3.單字在字單中的位置
二、被試的各種特點:年齡、性別、心理健康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10月浙江自考《政治經濟學》重點復習第十三章
07-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堅持和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