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會計計量是根據被計量對象的計量屬性,選擇一定的計量基礎和計量單位,確定應記錄項目金額的會計處理過程。
會計確認與會計計量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未經確認就不能進行計量;沒有計量,確認也就失去了意義。
(二)會計計量屬性
會計計量屬性又稱為計量基礎,是指所用量度的經濟屬性,即按什么標準、從什么角度來計量。
1.歷史成本
歷史成本是指按照形成某項會計要素時所付出的實際成本進行計量。
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
例:某企業2013年5月購買一棟辦公樓,總價款1000萬,則歷史成本為1000萬。
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顒又袨閮斶€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會計要素在計量時一般采用歷史成本計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指按照現在形成某項會計要素可能付出的成本計價。
在重置成本計量屬性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重置成本一般用于盤盈資產或不能確定價值的捐贈資產的價值確定。
3.可變現凈值
可變現凈值是指出售時可能收回的金額(扣除可能發生的費用后的凈值)。
可變現凈值=資產預計售價-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
例:某企業2013年8月購入一批空調,總價款10萬元(歷史成本),由于原材料漲價,該批空調的預計售價為18萬元,預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金為5萬元。
可變現凈值=18-0-5=13萬元。
可變現凈值常用于存貨的后續計量。
4.現值
現值是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在現值計量屬性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5.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是指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
常用于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計量。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