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寫作動機的生成
外物激發(fā)和內部刺激是文學寫作動機生成的主要方式。由于動機的觸媒不同,文學寫作外物激發(fā)方式有多樣的情形:有“原型激發(fā)”,即作者受生活中的人和事的直接啟示而創(chuàng)作。如老舍的《駱駝祥子》。有“情景誘引”式,“外物啟示”式,即外部某物件或形象圖景引發(fā)了作者強烈的創(chuàng)作沖動。有“思想點化”式,是在閱讀或交談中獲得某種思想的啟示而形成。
內部激發(fā)式動機的觸發(fā)源主要來自作者的心理世界。在無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各種情緒、意念的碰撞皆可使沉積前意識、潛意識的信息萌動起來,引發(fā)動機的產生。
無意識發(fā)動是內部激發(fā)式動機生成的一種典型。無意識發(fā)動是指作者并沒有投入積極的意識活動,動機在不被主體自覺意識的情況下降臨了,郭沫若在《回憶〈鳳凰涅〉》的寫作情況時說:“上半天在學校課堂里聽講的時候,突然有詩意襲來,便在抄本上東鱗西爪地寫了那詩的前半。在晚上行將就寢的時候,詩的后半意趣又襲來了,伏在枕頭上用著鉛筆只是火速地寫,全身都有點作寒作冷,連牙關都在打戰(zhàn)。就那樣把那首奇怪的詩也寫了出來。”其次有夢境的頓悟。在夢的心靈世界里,一切戒備消隱了,意識自覺控制暫時退場,那些神奇的、出乎預料的情形就會出現。這是許多作家渴盼的創(chuàng)作靈感。
學術寫作動機的生成
學術寫作動機的生成與職業(yè)關系相輔相成。首先,學術寫作是學術研究工作成果的總結,學術寫作動機生成的時間應該在研究開始之時,可以說,研究的動機就是寫作的動機。從研究主體的態(tài)度角度區(qū)分,學術寫作的動機有主動動機與被動動機兩類。
主動動機是指作者在自己職業(yè)工作領域里,發(fā)現了(偶遇)相關的問題對象,積極投人研究。比如,阿基米德洗澡時發(fā)現測量皇冠體積的方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論著的寫作動機也是典型的一例。這種情況下的寫作動機既有外部事物的刺激,也有內部因素激發(fā)的作用。
被動動機,比如在職業(yè)領域里,奉命進行某個課題研究,最后撰寫科研報告,這種寫作“需要”是外力施加的。根據組織的要求申報課題,按預定計劃完成課題的研究,也不是完全主動的,有明顯的外部力量的驅使,作者自我的“驅動力”沒有完全形成。這種原初被動動機性質如果不能轉換為主動動機,虛假性將可能籠罩整個寫作過程,其結果也將是虛假的。“學術造假”事件、“重復研究”現象,從根子上說,正是動機生成的“虛假”所致。因此,被動動機轉換為主動動機是學術寫作正常進行的一個關鍵,而轉化的條件是要讓工作目標與自身追求的理想目標相融合,責任、高尚的品質等往往成為融合的保證性要素。
實用寫作動機的生成
實用寫作的外部動機主要表現為“功利目的”和受“他人意志”支配驅使這兩種形態(tài)。
受功利目的支配的寫作,或為了實際生活的需要,或為了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而寫作,“實用性”是其功利特征。
受他人意志支配的寫作,多數情況可視為“職業(yè)受命寫作”。比如記者、文字秘書,寫作是他們的工作,是他們的生存方式,也是他們自我價值實現的路徑。主體要將外部驅動力變?yōu)閮炔框寗恿Γ瑥摹皠e人要我寫”轉變?yōu)椤拔易约阂獙憽薄?/p>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yōu)美及優(yōu)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