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排版混亂,不符合HR的閱讀習慣
現在各種群友分享,網盤下載的簡歷模板泛濫,但我發現求職者對這些模板的質量都沒有自我判斷。
市面上絕大部分的簡歷模板都是不合格的,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沒有被驗證過。
很多的模板可能是一些工作經歷比我們少,認知比我們低,審美很差,甚至自己找工作都困難的人東拼西湊做出來的。
這些模板最糟糕的地方在于它們不符合HR的閱讀習慣。
防踩雷建議
使用專業且被市場驗證過的簡歷模板。
這里向你推薦知頁簡歷,來自劍橋的專業簡歷模板,由500強公司的專業HR、BAT的設計師和產品經理歷時2年打造。
知頁簡歷的模板專業、好看,并且持續在更新迭代,保證符合當下最新的求職趨勢,覆蓋應屆生、互聯網、金融、咨詢、教師、銷售等一系列熱門職業。
每年上百萬人用著知頁簡歷求職并且都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得到了市場充分的驗證。
02. 缺乏求職意向
很多同學會問我,我都是按公司的招聘崗位進行投遞,HR還能不知道我的求職意向?
說實話,還真有可能不知道。
一個原因是公司可能在同時招聘多個職位,所有職位的簡歷可能都會放在一起看。
另一個原因是簡歷不僅僅是給HR看的,公司內部還會共享,給其他同事看,如果簡歷上沒有求職意向,他們壓根就不知道我們在申請什么職位。
所以,簡歷缺乏明確的求職意向是一個大大的減分項。
比如,有同學的求職意向如下:
互聯網運營、文秘、廣告傳媒公關
而這些職位對技能的要求差別都太大,會讓HR覺得我們根本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工作。
防踩雷建議
要制定不同的簡歷,展示比較單一的求職意向。
而不是用一份簡歷,把所有求職意向揉在一起投遞給所有公司。
如果大家用知頁簡歷APP制作簡歷,會發現,知頁有專門設置“求職意向”這一板塊,幫助我們避免踩雷,更好更快的拿到面試機會。
03. 自我評價假大空
很多同學覺得,自我評價是一整塊空白空間可以隨意發揮。
感覺寫什么都行,也就不知道怎么寫才對,缺乏思考的工具。
但其實,一份簡歷是否有好好準備過,基本上“瞄一眼”自我評價就能知道。
關于自我評價,我總結了以下三種常見的錯誤(即減分項):
第1類.寬泛空洞型
錯誤案例:本人性格活潑開朗,樂觀向上;虛心接受他人的建議;對待工作有耐心,責任心強,具有強烈的團隊意識, 并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
第2類:自爆缺點型
錯誤案例:本人優點是做事認真負責,學習能力強,熱愛運動,積極樂觀,對事物懷有實事求是,一絲不茍,刻苦鉆研的執著精神,并且有較好的團隊溝通協作能力;缺點是實踐經驗不足。
第3類:喊口號型
錯誤案例:本人五官端正,性格開朗,在校期間努力學習,跟老師和同學之間關系融洽。曾參與組織校內多場活動,有很強的團隊協作能力。非常喜歡貴公司的職位以及公司工作氛圍,希望能得到貴公司的面試。給我一次機會,還你一份事業。
04. 工作經歷錯亂無數據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1.工作經歷的排序
我看過有些同學已經工作了五年,還把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列在最上面,不仔細讀還以為是那代表著他現在的能力和工作職責。
所以工作經歷的順序一定是倒序,把最近的這份工作放在最上面,越以前的工作經驗放在越后面。
防踩雷建議
當我們用知頁制作簡歷時,完全不用擔心工作經歷的排序問題,因為它是自動幫助我們按照倒序來排列的。
2.工作經歷描述的長短
工作經歷非常豐富,前前后后寫了10條。但是,如果我們是HR,第一眼的感覺也會覺得“太長了吧”。
防踩雷建議
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合并同類項,把相似的合成一條點句,每個工作經歷不超過5個點句,點句可稍微長一點,方便閱讀。
3.沒有使用“三段式公式“來寫工作描述推薦,或描述中無可量化的數據
05. 各類小錯誤
這里主要包括了4小點:
職業技能錯誤
興趣愛好錯誤
簡歷太長
格式用了Word(除非公司要求,否則PDF才是標準)
1.關于職業技能
首先要明確的是,職業技能指的是我們針對某個職位所具備的特定技能,最好是行業認可的技能。
類似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還有學習能力,這類的通用技能都太抽象,不能算職業技能。
比如,我們是財務人員,職業技能可以寫上Excel;是銷售,職業技能可以寫上PPT。
另外,關于職業技能,我建議用初學、一般、掌握、熟練和精通五檔來描述,能夠讓HR更好的理解。如果只用數字或者進度條,會讓讀簡歷的人很費解。
2.興趣愛好錯誤
興趣愛好是簡歷上的熱門模塊,我發現很多人都會填。
讀書、運動、旅游、... ...
可以說所有的人都這些事情感興趣,但是真的把它們當成愛好去做的卻少之又少。
興趣愛好不僅僅是我們愛好做什么,當他出現在簡歷上的時候,要表現的是我們為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過些什么。
舉例:讀書(月均4本+)、運動(3次馬拉松)、旅游(10+個國家)
3.簡歷太長
一般來說,工作經歷在五年以下,簡歷不要超過一頁紙;
工作經歷超過五年,簡歷盡量不要超過兩頁紙。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