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浪漫主義的抒情原則
(1)一般來說,浪漫主義強調情感的自然流露,強調直抒胸臆。華茲華斯曾經說過:“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2)中國傳統的抒情原則應該屬于古典主義的范疇。黃遵憲倡導的抒情原則為“我手寫我口”。
8.象征主義的抒情原則
(1)在狹義的象征主義中,波德萊爾以詩的形式為象征主義的抒情原則確立了基調,提出了“交感說”。
(2)《交感》一詩既是象征主義的理論綱領,又是象征主義的忠誠實踐,被人譽為“象征主義憲章”。
9.抒情的一般原則
(1)誠摯性原則。抒情最基本的原則是誠摯與可靠,它要求藝術家在抒發情感時必須真誠可靠,并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和真摯感受。
(2)獨特性原則。情感并不是一般性的概念,而是主體在某一特定環境中為了某一特定事件而產生的某一特定的感受。
(3)感染性原則。區分真抒情藝術與假抒情藝術有一個無可懷疑的標準,那就是是否具有藝術感染性。
10.抒情的途徑
(1)以情傳聲,聲情并茂。在抒情作品中,字音的有序結合和變化,可以構成和諧的音調,人們稱之為“韻律”。
(2)以景結情,情景交融。
①要表現情感,就必須借助某種媒介,艾略特稱之為“客觀關聯物”。
②“情”指情感,“景”指景物,二者在抒情作品中的關系極為密切。
③王國維認為“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具體有形的,情感是虛幻無形的,以客觀物象顯現主觀情感,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情作品的創作才是有可能的。
11.抒情的策略
(1)語法策略
①定義:從語言的結構方式(包括詞語的構成和變化、詞組和句子的組織)這一角度強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②舉例:詩人有所謂的“詩家語”,它指的是與通常語言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春風又綠江南岸”意在強化其抒情效果。
(2)修辭策略
①定義:運用各種修辭方式強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②修辭手法:意象、隱喻、典故、悖論是其中較為重要的四種。
12.中西文學傳統的差異及其成因
(1)差異:中國的文學傳統是以抒情文學為主導的傳統,西方文學傳統則是以戲劇文學、敘事文學為主導的傳統。
(2)成因:
①西方文學傳統起源于古希臘的悲劇,中國文學傳統起源于先秦的抒情歌謠。
②西方的文學成就常以戲劇為標準,中國的文學成就常以詩歌為尺度。
③戲劇對西方文學的影響根深蒂固,詩歌對中國文學的熏陶既深且烈。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學(一)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上)
03-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勞動法》模擬題3
0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02-202022浙江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考前預測題及答案(6)
07-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農業經濟與管理》模擬試題及答案(6)
02-202022年浙江自考《農業經濟學》模擬題:多選題(5)
09-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業文化》模擬試題四十
02-092022年浙江自考文學概論模擬題及答案(7)
09-21浙江自考《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05-252023年4月浙江自考《青少年心理學》模擬習題17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