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總產出
① 社會主義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根據社會需要和生產資源的供應狀況,將全社會的生產要素有效的結合起來,進行供社會消費和使用的各種物質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即社會總生產,社會生產的總成果稱為社會總產出或社會總產品;
② 社會總產出的實物構成按社會生產成果存在的形態,可分為物質產品和服務兩部分。
③ 分析社會總產出可以從總量和結構兩方面來考察,社會總產出的總量及其價值構成可用系列總量指標來衡量,如GDP、GNP、NI等。社會總產出的結構即其生產門類劃分和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亦即產業結構和社會總產出的地區分布。
2、投資需求
① 又稱投資支出,是指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內通過貨幣資金的支出形成的對投資品的需求。
② 從構成上看,社會總投資可分為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和對流動資產的投資。從資金來源上看,社會總投資可以區分為重置投資和新增投資兩部分。
重置投資是指用折舊費進行的投資,它主要用于重新購置、替換和更新已經報廢的現有固定資產及企業的改建。由于這種重置、替換和更新通常與企業的改造結合在一起,因此又稱為更新改造投資。
新增投資是指用社會積累資金進行的投資。
3、投資結構
① 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投資,以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資之間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關系,就是投資結構。
② 投資結構具體包括投資的部門結構、地區結構、技術結構、再生產結構、規模結構、主體結構等。
③ 由下列因素決定:1、一定時期產業結構的狀況。2、科學技術的進步;3、社會總產出的地區分布。
4、重置投資(08年名解,3分)
是指用折舊費進行的投資,它主要用于重新購置、替換和更新已經報廢的現有固定資產及企業的改建。由于這種重置、替換和更新通常與企業的改造結合在一起,因此又稱為更新改造投資。
5、社會消費水平
① 消費需求的總量即社會消費水平,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人們實際消費的消費資料和服務的數量和質量的總和,它表明消費需求得到滿足的程度。
② 決定消費需求規模的因素,從根本上說,是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進而受到國內生產總值水平制約的,此外,還受到一系列社會、歷史和文化因素的制約。
1、試分析投資規模及其決定因素。
1)投資規模是社會在一定時期內用貨幣資金支出所形成的對投資品的總需求。劃分投資類別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主要有:
① 從投資補償的時間和形式分,可分為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產投資。前者又可分為重置投資和凈投資,以及經營性投資和非經營性投資等;
② 從資金來源分,可分為預算內投資和預算外投資;
③ 從管理形式分,可分為計劃內投資和計劃外投資;
④ 從投資主體分,可分為國家投資和各微觀經濟主體投資;
⑤ 從時間跨度分,可分為年度投資和在建投資。
2)投資規模的主要決定因素有:
① 社會在一定時期內的國民收入增長率 在國民收入分為積累資金和消費資金的比例一定的條件下,社會用于新增投資的規模將取決于國民收入的數量及其增長率:國民收入數量越多,可用于投資的數量越多,投資規模越大;國民收入增長率越高,投資增長幅度越大;
② 消費率與積累率 在國民生產總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率與積累率之間是此消彼長的:積累率提高,投資規模增大;消費率提高,投資規模減小;
③ 社會在一定時期內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 由于投資支出終究要轉化為現實的生產要素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國內生產總值劃分為消費和積累的比率必須同社會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及其構成相適應;
④ 投資效益的高低 投資規模與投資效益之間存在密切聯系,投資效益的提高對投資規模的擴大具有促進作用;
⑤ 經濟體制對投資主體行為的影響 在傳統的社會主義中央高度集權下,企業完全不承擔投資風險,并且國家下達給企業的主要經濟考核指標以及企業領導人的主要晉升依據,是看產值的增長,因此企業有強烈的投資沖動,從而導致投資規模的膨脹;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投資規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理性決策的影響。
2、影響居民可支配收入轉化為消費或儲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居民可支配收入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購買消費品的支出,另一部分是不用于當前消費的部分而作為儲蓄。因此,現實的消費水平取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減去儲蓄部分后的實際消費支出。
1)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這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和儲蓄都會相應的增加;
2)消費品價格水平的變動及價格預期 如果物價水平相對穩定,隨著收入的提高消費和儲蓄都會穩定增加;如果短期內物價上漲速度超過了收入提高的速度,消費的增加就只能以儲蓄的減少來解決。若人們預期價格將持續上漲,則會大量提款搶購,導致儲蓄銳減消費驟增;
3)市場上適應居民消費結構的消費品的供給狀況 如果市場上商品的供給數量增長較快,消費會增加而儲蓄會減少;反之部分消費會被迫轉化為儲蓄;
4)銀行存款的利息率 利息率影響居民可支配收入轉化為消費和儲蓄比例的程度,要看上述諸因素的情況而定;
5)貨幣幻覺 只看到物價水平上升而忽視了貨幣收入也按比例提高的消費者會誤認為自己的實際收入減少了,從而減少儲蓄增加消費;只看到貨幣收入提高而忽視了物價水平同比例上升的消費者會誤認為自己的實際收入增加了,從而增加儲蓄減少消費。
上述各種因素,對于收入轉化為消費或儲蓄的影響是不同的,實際消費水平將依據這些因素各自發生作用的相對力量而定。
<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agent=bdopen")>0){ $(".bdopenhide").hide() } </script>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新聞批評與正面宣傳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