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朱光潛 文藝專論
作者:本文多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本文中心論點: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
本文采用論證方法:歸納論證;中華考試網(wǎng)
一、本文的中心論點:“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弊髡邚膬蓚€方面展開論述。
1、先講斟酌文字與表達思想感情的關系。指出文學借文字表現(xiàn)思想感情,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的,例如《史記》李廣射虎;文字的推敲其實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僅僅是為了語句的通暢或漂亮,例如韓愈賈島關于推敲的故事。
2、再闡述文字的直指意義與聯(lián)想意義的關系、文字的習慣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關系。強調(diào)語言應該貴在創(chuàng)新。指出科學的文字限于直指意義,文學的文字則必須照顧到聯(lián)想意義;語言的習慣性聯(lián)想造成套語濫調(diào),“惟陳言之務去”才是創(chuàng)造的態(tài)度。(注意:“惟陳言之務去”是韓愈提出的)
二、本文所采用的論證方法。
1、歸納法
關于史記中李廣射虎和韓愈賈島推敲的故事用的是歸納的方法。
2、演繹法
作者在論證語言貴在創(chuàng)新時用的是演繹法。
3、比喻法
為了說明文字的直指意義與聯(lián)想意義作者分別把它們比喻為月輪、月暈。更加形象直接,容易把握。
三、直指意義與聯(lián)想意義的不同特點和作用。
1、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有如月輪,明顯而確實;聯(lián)想的意義是文字在歷史過程上所累積的種種關系,有如輪外圓暈,暈外霞光,其濃淡大小隨人隨時隨地而各各不同,變化莫測。
2、科學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義就愈精確,文學的文字有時卻必須顧到聯(lián)想的意義,尤其是在詩方面。
3、直指的意義是固定的,偏于類型,因此易用,聯(lián)想的意義是游離的,偏于個性,因此難用。既是游離的,個別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離。
<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agent=bdopen")>0){ $(".bdopenhide").hide() } </script>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本網(wǎng)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wǎng)站在文章內(nèi)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yè)發(fā)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chǎn)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解放區(qū)文學概述
09-25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