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
引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就是“四個現代化”,如果再展開一點,那就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案粡姟本褪墙洕F代化,“民主”就是政治現代化,“文明”就是文化現代化。強調富強、民主、文明三個目標的統一。
一、章節結構和內容提要:
本章節作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闡述了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它著重闡明了我國“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步驟、戰略目標及發展戰略的特點。充分論證了鄧小平提出的戰略重點和地區經濟發展戰略,說明了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與主要措施。
本章共分三節:
第一節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
?D?D介紹了我國建設的三大戰略目標以及建設四個現代化的總體目標。
第二節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步驟
?D?D主要闡述“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制定過程、戰略目標、戰略步驟。
第三節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重點
?D?D闡述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五大戰略重點。
第四節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對策
?D?D從四點著重講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對策。
二、重難點分析:
1“三步走”和“新三步走”戰略;
(1)“三步走”的經濟建設戰略部署
第一步: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
第二步: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05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十五大”的“新三步”規劃:
第一步: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二步:2022年(建黨一百周年時)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2050年(建國一百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2、發展戰略的對策:
①、 突出重點、優化結構
重點:一是農業,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與科技。
②、 先富與協調發展
A、大政策――先富是手段; 大原則――共富是目的。
B、西部大開發――確保整體利益,體現民族團結。
注意:基礎建設、生態平衡、產業結構、科教力量、開放力度。
③、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貫徹“臺階式”的發展思想;
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化,處理好速度與效益相統一的關系。
?、堋?科教興國戰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走一條“產業――教學――科研”相結合的道路。
?、荨?可持續發展戰略
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3、實現戰略目標必須完成的兩個根本性轉變:
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二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4、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基本要求:
a從片面追求社會生產總量的增長、突出產值增長速度,轉變到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為主要目的;
b從主要靠生產要素的擴張和增加人、財、物的投入,轉變到以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綜合生產要素生產率為主要手段;
c從以鋪新攤子、上新項目、擴大投資規模,轉變到以充分利用現有基礎,著重于更新、改造和挖潛為主要途徑;
d從經濟周期性波動地增長轉變到經濟快速、健康、持續地發展。
5.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主要措施:
(1)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業經營機制。
(2)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技術進步機制。
(3)形成有利于公平競爭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市場機制。
(4)形成有利于實現集約化增長的宏觀調控機制。
<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agent=bdopen")>0){ $(".bdopenhide").hide() } </script>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