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認識的本質及其規律
第一節 認識的產生及本質
一、認識的產生
(單選)哲學本體論是一切哲學的根基,它制約著哲學的認識論。
(單選)認識論的對象是人類認識,它的任務是揭示人類認識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二、(多選)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單選)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基本的觀點
1.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多選)實踐不僅是認識的來源,而且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動力。具體表現在:社會實踐不斷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課題,推動認識的發展;社會實踐為認識不為提供新的經驗和新的觀察、研究的物質手段;社會社會實踐推動人的思維能力的發展。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人的認識能力的提高。
3.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4.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三、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
(單選)認識主體具有能動性,這是認識主體的突出特點。
(多選)認識主體的結構分為個體、群體和人類整體諸層次。
(單選)人類整體是最高層次的認識主體,它包括地球上的人類總體,既包括現在的人,也包括歷史的人,還包括未來的人。
(單選)認識客體是指人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
(多選)認識客體的性質:客觀實在性、對象性。
(簡答)認識的主體和客體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二者的同一關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具體說來,它們的關系表現如下:
第一,主體和客體的實踐關系。它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主體作用于客體,就是對客體的改造,也就是實踐。
(單選)實踐關系是一切其他關系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首要的基本關系。
第二,主體和客體的認識關系。它是指主體與客體之間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
第三,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主體對客體具有改造和認識作用,這是主體能動性的表現。
(單選)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單選)第一,唯物論的反映論與唯心論的認識論的對立。在哲學上有兩條對立的認識路線:一條是從物理學到感覺和思想的路線;一條是從感覺和思想到物的路線。前一條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后一條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路線。
第四,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單選)哲學上的不可知論是指那些認為世界不可認識或不能徹底認識的哲學認識論。英國的休謨和德國的康德是不可知論的典型代表。
(單選)第三,辯證唯物論的能動的反映論與舊唯物論的機械的反映論的對立。在認識上,唯物論都是反映論,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論的反映論是機械的。
第二節 認識的辯證運動
一、(單選)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即認識的第一次飛躍
(單選)感性形式產生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它是對事物的各個片面、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是具體的、豐富的、生動的;然而,它是表面的、個別的、不深刻的。
(多選)感性認識分為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
(單選)理性認識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
(多選)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聯系表現在: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中包含感性的成分。
(多選)在實際工作中,經驗論和唯理論是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的認識認根源。
(多選)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要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必須有正確的思維方法。
第二,感性材料應是豐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二、(單選)從理性認識到實踐即認識的第二次飛躍
(單選)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是把第一次飛躍獲得的理論用于指導實踐,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三、認識過程的多次反復和有限與無限的辯證統一
(論述)認識的反復性原理。
認識在實踐中產生,先是感性認識,然后上升為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回到實踐,這是一個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完整的認識過程。一個正確的認識常常不是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一次反復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單選)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整個人類的認識是有限與無限的統一。
(多選)認識的反復性是由以下原因決定:從客體方面來考察,人的認識必然要受到社會歷史條件和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從認識主體來考察,人的認識受到主體的生理因素、知識水平、生活經驗、認識能力及其立場、觀點、方法的限制。
(單選)每個時代的人的第一次具體的認識都是有限的,整個人類的認識具有無限性。
(單選)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agent=bdopen")>0){ $(".bdopenhide").hide() } </script>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