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改革的含義
行政改革是政府為了適應變化了的行政環境而實施行政發展時所采取的途徑和步驟,是政府有意識地對行政管理從結構、功能、過程到行為方式諸方面進行變革的活動。
行政改革的內容
功能調整、結構重組、行為變革。
行政改革的原則
1、綜合配套、整體推進。
2、堅持依法行政改革。
3、注重專家咨詢與改革方案的論證。
行政發展的含義
行政系統為了適應行政環境的變化和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觀規律,變革行政體系,改善行政活動方式和行政關系,以改善生存狀態,提升行政能力,更好地執行國家政治意志,促進社會協調發展的過程。
行政發展的特點
1、行政發展是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良性互動過程。
2、行政發展是一個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秩序化的過程。
3、行政發展是一種制度支撐下的行政動態過程。
4、行政發展是一個整體性的系統變化發展過程。
行政發展外部動力的主要因素
1、經濟因素。
2、政治因素。
3、文化因素。
4、技術因素。
行政發展內部動力的主要因素
1、行政組織的演化。
2、組織分工的細化。
3、政府內部改革人士的推動。
行政發展外部阻力的主要因素
1、市場經濟發育不完善。
2、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改革的不配套。
行政發展內部阻力的主要因素
1、來自行政制度慣性的阻力。
2、來自公務員的阻力。
3、來自行政文化的制約。
行政發展模式的分類
按照地區特點來劃分
英美模式、法德模式、希臘模式、內源式發展模式、外源式發展模式。
按照行政發展的內容來劃分
以解除政府管制的改革方式來實現的行政發展模式、以實現企業家政府的改革方式來實現的行政發展模式、以進行授權改革來實現的行政發展模式、以實現靈活政府的改革方式來實現的行政發展模式。
行政績效評估的作用
1、行政績效評估的責任落實作用。
2、行政績效評估的對比作用。
3、績效評估的計劃輔助作用。
4、績效評估的監控支持作用。
5、績效評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
6、績效評估在吸引政治資源方面的作用。
行政績效評估的指標體系分類
根據行政績效的內容性質劃分:
1、經濟發展指標:人均國民收入的水平、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率、社會就業率、進出口總額。
2、社會發展指標:社會教育事業發展指標、社會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指標、環境保護指標、社會治安和事故指標。
3、政治發展指標:行政機構管理指標、行政決策指標。
根據評估的方法劃分:
1、經濟評估指標。
2、效率評估指標。
3、效益評估指標:質的量化展示、用民意測驗測定效益和服務質量、質量保證體系。
4、公平評估指標:單純的個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團性的公平、機會公平、代際公平。
行政績效評估過程的各個階段
1、制定計劃。
2、初步調查。
3、管理控制評估。
4、詳細評估。
5、撰寫評估報告。
行政績效的制約因素
1、行政環境因素對行政績效的制約。
2、行政體制因素對行政績效的制約。
3、公務員素質對行政績效的制約。
4、行政績效管理的制約因素。
克服行政績效制約因素的有效途徑
1、改革和創新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法治理念,為提高行政績效創造一個良好的行政環境。
2、不斷改革行政體制,進行政府的運行機制創新,做到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協調,以提高行政績效。
3、提高行政績效,必須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績效評估體系,完善行政績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績效水平。
(1)需要立法保障。
(2)公民參與機制是評估體系必不可少的條件。
(3)必須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評估體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
行政績效評估信息收集方法
是指在行政績效評估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收集信息方法的總和。主要方法如下:
1、利用官方記錄的方法。
2、培訓觀測者的方法。
3、公眾滿意意見調查方法。
4、特別的資料收集方法。
行政環境因素對行政績效的制約
1、經濟體制的類型會制約行政組織的績效。
2、政治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設程度也制約行政績效。
3、大眾傳播媒介對行政績效的制約作用。
行政管理規范的含義
所謂行政管理規范或行政規范,是指由社會約定俗成或由國家機關明文規定的,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有效履行各項行政管理職能、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的過程中應該遵守的各種行為規范、準則的集合。具體地講,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1、行政管理規范或行政規范的實質是一種約束或限制。
2、行政管理規范的約束對象是各種行政權力及其行使過程,也就是各種行政行為。
3、行政管理規范的存在有其明確的目的性。
4、行政管理規范的存在形式或說表現形式是各種行為標準的集合。
行政管理規范的分類
行政管理規范的分類標準與兩種基本類型。最能反映不同行政管理規范之間的差異性,也是最常見的分類標準應該是以行政管理規范的產生方式與運行機制相結合而形成的這一綜合標準。根據這一標準,行政管理規范一般可以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即行政法律規范和行政道德規范。
行政道德規范的含義
行政道德規范或行政道德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管理社會公共事務與行政機關內部事務和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行政職業特征的、調整行政管理主客體之間以及主體之間各種關系的道德準則與道德規范的統稱。
行政道德規范的內容
1、行政道德準則。
2、行政道德具體規范:勤政、廉政、遵紀守法,依法行政、實事求是,科學行政、熱情待人,協調行政。
依法行政的基本內容
1、行政管理意識的法制化。
2、行政職權的法定化。
3、行政編制的法定化。
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
5、行政責任的法定化。
依法行政的作用和意義
1、依法行政是現代國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發展的前提與保證。
2、依法行政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與保證。
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權力膨脹趨勢的必然選擇。
4、依法行政是推進與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徑。
依法行政的含義
法治在行政管理系統及其運行過程中的體現,是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管理職能過程中,其職責權限、工作程序以及方法都必須以法律規范作為依據、工具和保證的一種民主憲政原則和行政管理模式。
以德行政的含義
以德行政,是德治在行政管理系統及其運行過程中的體現,是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管理職能過程中,其思想和行為必須受到行政道德規范的約束、按照行政道德準則和具體的行政道德規范文明行政的一種行政管理模式。
以德行政的基本內容
1、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要以德修身。
2、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要以德服眾。
3、行政機關和行政人員要以德行政,行德政。
4、建立與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
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之間的區別
1、形成的理論依據不同;
2、運行的手段與內容不同;
3、運行機制的不同;
4、運行后果的表現形式及效果不同。
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聯系
它們不僅是相互區別,更重要的是它們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和相互補充的。表現在:
1、對行政權力以及行政行為的規范性或約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
2、實現責任行政是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標。
3、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
4、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補充。
當代中國行政發展的特征
1、始終堅持以發展經濟為中心。
2、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3、借鑒國外行政改革經驗與吸收我國傳統行政精華并舉。
4、堅持漸進式改革。
5、立足于中國國情。
西方國家行政發展模式的共同特征
第一,市場經濟發達,社會中介組織成熟,產權制度明確,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之間界限明晰,市場機制逐漸被引入到行政系統中來。發達的市場經濟是西方行政發展得以成立的根本基礎。
第二,信息產業的發達,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行政價值與觀念,而且為行政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
第三,制度創新能力強。
加入WTO后中國行政發展的趨勢
1、加快從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轉變的步伐。
2、重塑政府與社會的關系。
3、由權力行政向規則行政的行政理念轉變。
4、從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轉變。
WTO規則對我國行政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的途徑
1、通過修訂法律法規和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的途徑產生影響。
2、通過限制政府權力的途徑產生影響。
3、通過改變權力結構的途徑產生影響。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現代漢語》串講筆記第一章:語音
09-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古代的胎教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司法復習筆記第三章(1)
12-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消費者均衡
11-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發展經濟學復習資料:發展中國家就業問題
12-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翻譯復習筆記:The Imperial Palace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