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商品流通概述
一.復習要求
本章從商品流通產生、發展的歷史進程入手,闡述了商品流通的特點、形式、地位以及與生產、分配和消費的關系;分析了商品流通力存在的客觀性極其構成的主、客體要素和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探討了商業的產生、發展和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商業的特征和多樣化發展趨勢。
本章是學習《商品流通概論》的先導,涉及的基本概論和基本理論較多。學習中要求在了解商品流通產生發展的歷史進程基礎上,認識商品流通在對立統一運動過程中的主要特征,認識商品流通形式及其特點;深刻理解商品流通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地位,認識商品流通是商品生產發展的先導和先決條件,是社會經濟聯系的紐帶;再對流通力的主客體要素充分認識的基礎上,了解實現商品流通理合組合的一般途徑,以達到提高商品流通力水平的目的;通過對商業的起源、發展及其基本職能的了解,認識在發達商品經濟條件下,商業活動的基本特征,從而加深對商品流通運行規律的理解。
二 復習內容
(一)商品流通的特征
商品流通的含義及其產生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商品流通的本質特征;
(二)商品流通的形式與結構
商品流通的形式;三種形式間的區別與聯系;商品流通形式的結構;
(三)商品流通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品流通是社會再生產的中介;商品流通是商品生產發展的先導和先決條件;商品流通是社會經濟聯系的紐帶;
(四)商品流通力
商品流通力的概念及其構成要素;流通力主體與客體結合的基本特征;認識研究流通力的必要性;商品流通力主體的特征及其作用;商品流通力客體;衡量流通力大小的規定性;流通力諸要素的合理組合;
(五)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業
商業的含義;商業的基本職能;商業活動的特點;
三 重點與難點
應重點掌握圍繞商品流通的系列概念,并深化理解商品流通三種形式的特點及其相互間的聯系;商品流通與生產、分配和消費的關系;商品流通力存在的客觀必然性、構成要素、合理組合及其衡量規定性;商業的產生發展趨勢及其職能。
第二章 商品流通市場
一.復習目的與要求
商品流通市場是本學科研究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要求了解不同時期、不同角度的市場含義;把握市場體系的概念、特征、結構和市場體系劃分的標準;商品現貨市場、商品期貨市場的產生、發展和趨勢;探討我國商品流通市場發育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復習內容
(一)市場是商品經濟的范疇,在商品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和不同角度具有不同的含義
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市場是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
(二)構成市場的基本條件以及市場的外在特征和本質特征
構成市場的基本條件;市場的外在特征;市場的本質特征。
(三)市場體系的含義及其本質屬性
涵義;本質屬性;
(四)市場體系的構成
市場的結構體系;市場的機制系統;市場的主體系統;市場的組織系統;市場的法律系統。
(五)市場體系形成的標志及其結構
標志;市場體系的結構:市場主體結構、市場客體結構、市場的時序結構、市場的地域結構。
(六)特殊商品市場和虛擬商品市場的含義、特征和包括的范圍
(七)生產資料市場的概念、特征
(八)消費品市場的概念、特征及其影響的基本因素
(九)期貨市場的概念及其產生和發展
(十)期貨交易的特點和方式
期貨和約的標準化;公開競爭的交易方式;期貨交易商品各種條件。
(十一)期貨交易與股票交易的共同點
都屬于風險性投資;買賣方式、業務流程基本相同;交易的機構和運作基本相同。
(十二)期貨交易與股票交易的主要區別
杠桿作用的程度不同;交易目的不完全一樣;保證金制度的差異;風險度不一樣。
(十三)批發市場與零售市場的概念與特征
三.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內容
1.市場在不同時期和不同角度的含義
2.市場體系的含義及其本質屬性
3.市場體系形成的標志及其結構
(二)難點內容
1.期貨市場的概念
2.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的區別
3.期貨交易與股票交易的異同
第三章、商品流通功能
一.復習目的與要求
要求從商品流通功能的概念和主要內容入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實現商品流通功能的兩種主要方式,即批發商業和零售商業。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認識商品流通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掌握批發商業和零售商業的概念、特點、類型,以及他們各自所具有的職能和作用.
二.復習時數
課堂復習4學時,實踐復習2學時。
三.復習內容
(一)商品流通的主要功能
商品流通功能的概念;商品流通功能的主要內容;商品流通功能的實現方式。
(二)交易功能存在的客觀性及其內在規律性
交易功能產生、存在的客觀性及其表現;交易功能實現規律性表現。
(三)商品流通調節功能的主要作用
商品流通影響和制約生產的發展;商品流通引導和制約消費;商品流通調節社會經濟。
(四)商品儲存的必要性
產消時間上的間隔、空間上的距離以及商品售前的準備,要求必要的商品儲存。
(五)商品運輸功能的主要作用和實現運輸合理化的主要方法
(六)批發商業的概念、特點及其存在的意義
(七)批發商業的職能和作用
(八)批發商業的類型和批發商業網的設置
(九)零售商業的概念、特點和地位
(十)零售商業的職能和作用
(十一)零售商業的類型和商業網點的設置
三.重點與難點
首先深刻認識在商品流通各項功能中,最基本的功能是交易功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正確認識交易功能產生的客觀必然性和內在規律性;還有通過了解批發商業和零售商業的概念、主要特征和類型,進一步弄清二者的聯系和區別,并掌握它們各自所具有的職能和作用。
第四章 商品流通渠道
一.復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和特點,認識商品流通渠道的構成要素、職能、作用以及分類和結構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建立合理商品流通渠道的重要意義,以及衡量商品流通渠道是否合理的主要標志,深刻認識影響和制約商品流通渠道的主要因素以及從現代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出發,去體會我國商品流通渠道多元化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二.復習內容
(一)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和特點
(二)商品流通渠道的構成要素
流通當事人與生產當事人;流通的組織形式;商品的流向。
(三)商品流通的職能和作用
商品流通的主要職能:轉移商品所有權、促使商品實體的空間位移、傳遞市場信息、轉移風險;商品流通渠道的主要作用。
(四)商品流通渠道得分類和作用
按照商品流通當事人所屬的經濟形式劃分;按照流通當事人的社會分工程度劃分;按商品流通的層次劃分
(五)建立合理商品流通渠道的意義
(六)影響和制約商品流通渠道設置的主要因素
(七)商品流通渠道合理化的主要標志
(八)商品流通渠道多元化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三.重點與難點
著重掌握商品流通渠道所具有的職能和作用,正確把握衡量商品流通渠道合理與否的主要標志。進一步深刻認識實現多渠道商品流通的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第五章、商品流通經濟規律
一.復習目的與要求
在了解商品流通經濟規律的涵義、內涵及其表現的基礎上,認識商品流通中各經濟規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以及各經濟規律產生與發揮作用的客觀條件。懂得商品流通經濟規律不僅是規范商品流通的依據,同時也對社會化大生產起著指導作用,而且還是研究商品流通理論的基礎內容。
二.復習內容
(一)商品流通的基本經濟規律
商品流通供求規律;商品流通價值規律、商品流通自愿讓度規律。
(二)商品流通一般經濟規律
商品流通競爭規律;商品流通經濟流向規律;商品流通投資增殖規律;商品流通面向消費規律。
三.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1.商品流通供求規律的含義、具體表現、成因分析
2.商品流通價值規律的含義、具體表現
3.商品流通競爭規律的含義、具體表現
4.商品流通投資增殖規律的含義
5.商品流通面向消費規律的含義
(二)難點
1.正確理解、認識商品流通經濟規律的內涵、外延和相互關系
2.運用商品流通經濟規律解釋、規范、推導商品流通企業的經濟活動
第六章、商品流通競爭
一.復習目的與要求
在了解商品流通競爭的含義、基本形式、特征及作用的基礎上,認識競爭是一種客觀存在;認識商品流通競爭具有很強的經濟利益導向性;充分認識商品流通競爭力的概念及組成,以及提高商品流通競爭力的途徑。
二.復習內容
(一)商品流通競爭及其基本形式
商品流通競爭;商品流通競爭常見形式;商品流通競爭的表現方式。
(二)商品流通競爭的特征
商品流通競爭的客觀性特征;商品流通競爭的普遍性特征;商品流通的逐利性特征;商品流通競爭的手段性特征;商品流通競爭的排它性特征;商品流通競爭的二重性特征。
(三)商品流通競爭的積極作用
平衡作用;協調作用;控制作用;獎懲作用;優化作用。
(四)主導商品流通競爭的競爭力
商品流通力的含義;構成商品流通競爭力的主體成分;商品流通競爭力的合理組成。
(五)增強商品流通競爭力的對策研究
三.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1.商品流通競爭力概念及現實意義
2.構成商品流通競爭力的主體、合理組合及其依據
3.商品流通競爭力組合的常見方式
4.增強商品流通競爭力的對策以及它們相互間的關系
(二)難點
1.商品流通競爭的常見形式、表現方式以及特征
2.商品流通競爭力的主體成分、合理組合、常見方式
3.增強商品流通競爭力的對策探索
第七章、商品流通信息
一.復習目的與要求
應在掌握信息、商品流通信息概念的基礎上,了解商品流通信息特征、功能及收集商品流通信息的重要意義和建立、完善商品流通信息系統的必要性,不斷提高對商品流通信息的收集、解碼和處理能力,并深刻認識這是任何系統運動最基礎的動力源泉。
二.復習內容
(一)商品流通信息及其相關概念
信息;商品流通信息;商品流通信息的內容;商品流通信息的特點;商品流通信息的作用;商品流通信息傳遞中的三個基本因素;商品流通信息的主要信息源。
(二)商品流通信息的收集與處理
收集商品流通信息的主要方法;商品流通信息處理的含義;處理商品流通信息的原則;商品流通信息處理的程序。
(三)商品流通信息系統
系統與商品流通系統的概念;商品流通信息系統的結構;商品信息系統的作用;商品流通信息系統的功能;怎樣建立商品流通信息系統;商品流通信息系統管理的原則;使商品流通信息系統優化的途徑。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把握有關商品流通信息的系列概念和怎樣收集與科學處理商品流通信息。其難點是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去建立對應的商品流通系統以及不斷使其優化。
第八章、商品流通系統的調控
一.復習目的與要求
從調控基本概念入手,認識商品流通系統調控的重要性和復雜性;理解商品流通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調控的有效性涉及多種主、客觀因素;掌握調控的一般方法和思路;理解調控模式的重要性,認識信息反饋對系統調控的作用;深刻理解調控的有效性關鍵在于反饋信息是否準確、及時而有力。
二.復習內容
(一)調控及其相關概念
調控的一般性概念;商品流通系統調控的概念;對經濟系統控制的主要方法;商品流通系統調控的主要方式;商品流通系統調控的主要內容;商品流通系統調控的主要手段
(二)商品流通系統調控模式
模式的一般性概念;模式有效性的評價;反饋與信息反饋的概念;反饋調控模式的種類;負反饋與正反饋的含義;抽象模式的概念與特點;建立定量化模式的應注意的問題;建立數學模式的一般程序。
三.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在深刻理解從宏觀層次對商品流通系統進行調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礎上,掌握調控商品流通系統的含義、內容及手段,認識反饋調控模式的三種類型及信息反饋的重要作用。
(三)難點
任何建立調控的抽象模式,涉及較廣的數學分析基礎知識。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復習重點二
06-232022年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資料:浪漫主義時期(2)
09-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自學考試《園林藝術學》章節習題:第3章
11-272022年浙江自考《西方法律思想史》串講筆記
08-312022年浙江自考數據庫原理復習資料第三章:關系數據庫SQL語言
09-212022年浙江自考《刑法學》復習筆記(二)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