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的教學,使學生了解鄧小平理論形成、發展的條件與過程,科學體系和歷史地位。
教學重點: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條件;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關系。
教學難點: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
學時安排:3
教學內容:
第一節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
一、鄧小平理論形成的客觀必然性
(一)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代世界的主題
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20世紀上半期,戰爭與革命一直是世界形勢的兩個基本特征。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局勢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和平與發展逐步代替戰爭與革命成為當代世界的主題。
首先:在當代,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戰爭力量的增長,引發世界大戰的因素在減少,維護較長時間的世界和平有了現實可能性。
其次,戰后新科技革命的發展與經濟的全球化使發展問題上升為全球問題。
鄧小平理論正是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所處的國際環境和時代特征進行正確判斷和科學分析的理論結晶,是馬克思主義面向新時代回答新問題的偉大科學成果,因而它是馬克思主義無限生命力在當代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體現。我們只有著眼于時代發展的總背景,方能理解和把握鄧小平理論的時代價值。
(二)國內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
鄧小平理論還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以及其他國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
(三)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探索
鄧小平在反思和總結歷史經驗的同時不斷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鮮經驗,形成和發展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這一過程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到“十二大”,在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起步過程中,鄧小平理論初步形成。
第二階段,從“十二大”到“十三大”,在開展全面改革的過程中,鄧小平理論逐步展開,形成輪廓。
第三階段,從“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十四大”為標志,鄧小平理論走向成熟,形成體系。
二、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
第一,鄧小平理論有著科學的思想基礎和正確的哲學基礎。
鄧小平理論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思想基礎,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和處理當今世界所發生的一切問題,研究和解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
第二,鄧小平理論有一個一以貫之的主題、中心或基本問題,也即特定研究對象。
理論都有一個主題,一個中心也即研究對象,這個主題或中心,可以用概念來概括,也可以用基本問題來表達。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或中心是什么呢?用概念來表達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用基本問題來表述就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圍繞著這一研究對象,鄧小平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回答了一系列相關的基本問題。鄧小平理論作為科學體系,在理論上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馬克思主義的各個組成部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鄧小平理論在哲學認識論方面的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是鄧小平理論在政治經濟學方面的基礎,社會主義本質論和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是鄧小平理論在科學社會主義方面的基礎。在政策上涵蓋實際工作的各個領域,主要是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十個領域。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10月浙江自考公共關系復習重點二
06-232022年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資料:浪漫主義時期(2)
09-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浙江自學考試《園林藝術學》章節習題:第3章
11-272022年浙江自考《西方法律思想史》串講筆記
08-312022年浙江自考數據庫原理復習資料第三章:關系數據庫SQL語言
09-212022年浙江自考《刑法學》復習筆記(二)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