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總分類帳因采用記帳方法和會計核算形式不同,一般有三欄式、多欄式等不同格式。
61、根據經濟管理要求及明細帳記錄的內容不同,明細分類帳可以采用三欄式(如:應收帳款、應付帳款)、數量金額式(材料、產成品)和多欄式(借方:材料采購、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等;貸方:產品銷售收入、營業外收入等;借貸方:本年利潤)三種格式。
l總分類帳和明細分類帳的聯系與區別?
答:聯系:二者反映的經濟業務內容相同。2、登記帳簿的原始依據相同。區別:1、反映經濟內容的詳細程度不一樣。2、作用不同。
l平行登記要點?
采用平行登記規則應注意以下要點:
1、對于需要提供其詳細指標的每一項經濟業務,應根據審核無誤后的記帳憑證,一方面記入有關總分類帳,另一方面要記入同期總分類帳所屬的有關各明細分類帳戶。
2、登記總分類帳及其所屬的明細分類帳的方向應當相同。
3、記入總分類帳的金額和記入其所屬的各明細分類帳戶的金額相等。
以上三點可以概括為:依據相同、方向一致、金額相等。
62、錯帳更正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種:
1、劃線更正法,純屬文字或數字上錯誤采用這種方法;
2、紅字更正法,記帳以后發現記帳憑證中應借應貸符號、科目或金額有錯誤,采用紅字更正法;或者沒錯誤只是多記了金額那么將多記金額用紅字沖消。
3、補充登記法,借方或貸方都沒有錯誤只是少記了金額,可以補充登記金額;
64、年終結帳后,總帳、日記帳應該更換,明細帳也應該更換,但有些明細帳,如固定資產明細卡可以連續使用,不必每年更換!
65、對帳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帳證核對2、帳帳核對3、帳實核對
第八章
會計核算形式就是會計憑證、帳簿、會計報表和帳務處理程序相互結合的方式。
l設計會計核算形式的要求有那些?
答:1、要適應本單位的經濟活動特點,規模的大小和業務的繁簡情況,有利于會計核算的分工、建立崗位責任制。
2、要適應本單位、主管部門以至國家管理經濟的需要,全面、系統、及時、正確地提供反映本單位經濟活動情況的會計核算資料。
3、要在保證核算資料正確及時和完整的前提條件下,盡可能地簡化會計核算手續,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核算費用。
66、六種核算模式各自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登記總帳的依據和方法。
67、記帳憑證核算形式的特點是:直接根據記帳憑證、逐筆登記總分類帳,它是最基本的會計核算形式。其特點是易于理解,便于了解經濟業務動態和查對帳目,一般適用于規模小且經濟業務較小的經濟單位。
68、科目匯總表核算形式的特點是:定期地將所有記帳憑證匯總編制成科目匯總表,然后再根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分類帳。其特點是減少了工作量,但不便于分析,查對帳目,主要適用于經濟業務量較多的經濟單位。
第九章
財產清查就是通過對財產物資現金的實地盤點和對銀行存款、債權債務的查對,來確定財產物資、貨幣資金和債權債務的實存數,并查明帳面結存與實物是否相符的一種專門方法。
l財產清查的意義?
答:1、通過財產清查,提高會計資料的質量,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
2、通過財產清查,揭示財產物資的使用情況,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挖掘各項財產的潛力,加速資金周轉。
4、通過財產清查。促使財產物資保管人員加強責任感,以保證各項財產的安全完整。
69、財產清查按清查對象和范圍分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兩種;
70、在以下幾種情況下,需全面清查:
1、年終決算前,為了確保年終決算會計資料真實、正確需要進行一次全面清查。
2、單位撤消 、合并或改變隸屬關系,需進行全面清查;
3、中外合資、國內聯營,需進行全面清查。
4、開展清產合資,需要進行全面清查。
71、局部清查包括以下個方面:
1、對于現金應由出納員每日清點
2、對于銀行存款應由出納員每月核對
3、對于材料,在產品與產成品除年度清查外,應有計劃地每月重點抽查。
4、對于債權債務,應在年度內至少核對一到二次,有問題及時核對、解決。
72、按照財產清查的時間劃分,有定期清查合不定期清茶兩種。
73、確定財產物資帳面結存的方法:永繼盤存制、實地盤存制。
74、永繼盤存制,平時對各項財產物資的增加合減少數,都要根據會計憑證連續記入有關帳簿,并且隨時結出帳面余額。
75、實地盤存制,平時只根據會計憑證在帳簿登記財產物資的增加數,不登記減少數,到月末,對各項財產物資進行盤點,根據實地盤點所確定的實存數,倒擠出本月的各項財產物資的減少數。
76、清查財產物資的方法:實地盤點和技術推算盤點兩種。
77、現金的清查是通過實地盤點的方法。
未達帳項是指由于企業與銀行之間對于同一項業務,由于取得憑證的時間不同,導致記帳時間不一致,而發生的一方已經取得結算憑證已登記入帳,而另一方面由于尚未取得結算憑證尚未入帳的款項。
78、銀行余額調節表只起到對帳作用,不能作為調節帳面余額的憑證。
79、結算往來款項一般采取“函證核對法”進行清查。
80、掌握財產盤盈盤虧的會計核算P273頁。
第十章
會計報表是以日常核算資料為主要依據編制的,用來集中、概括地反映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成本費用的書面文件。
l會計報表的作用在于:
答:
1、為投資者充分了解各單位財務狀況進行投資決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資料。
2、為各單位的債權人提供該單位的資金運轉情況、短期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的信息資料
3、為各單位內部的經營管理者和職工群眾單位進行的日常經營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資料。
4、為財政、工商、稅務等部門提供對單位實施管理和監督的各項信息資料。
5、為審計機關檢查、監督各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必要的信息資料。
81、會計報表按照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可分為反映財務狀況的報表、反映財務成果的報表和反映費用、成本的報表三類。
82、會計報表按照報送對象不同可以分為:對外會計報表和對內會計報表兩類。
83、按照會計報表編報會計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個別會計報表和合并會計報表。
84、按照編制時間不同,可以分為;年度會計報表、季度會計報表、月份會計報表三類。
85、按照會計報表編制單位不同,可以分為單位會計報表和匯總會計報表兩類。
86、會計報表的編制要求:內容完整、數字真實、計算正確、編報及時。
資產負債表:是總括反映企業一定日期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是月報表。
87、財務狀況報表是包括“資產負債表”和“財務狀況變動表”
l會計報表真實準確應做到如下幾點?
答:1、報告期內所有的經濟業務必須全部登記入帳,應根據核對無誤的帳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不得用估計數字編制會計報表。
2、在編制報表前,應認真核對帳簿記錄,做到帳證相符、帳帳相符。
3、企業應定期進行財產清查,對各項財產物資、貨幣資金和往來款項進行盤點,核實,在帳實的基礎上編制會計報表。
4、在編制會計報表時,要核對會計報表之間的數字。
88、資產負債表的結構有帳戶式和報告式兩種,我國采用帳戶式格式。
89、資產負債表的左右兩方各項目的前后順序是按其流動性排列的。
90、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直接根據總帳余額填列: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應付工資、應交稅金等。
分析計算填列:貨幣資金、存貨、未分配利潤等;應收帳款、應付帳款、預收帳款。
91、財務成果報表包括:損益表、利潤分配表、主營業務收支明細表
損益表是總括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利潤的實際形成情況的會計報表是月報表。
92、損益表的結構有單步式和多步式。我國多采用多步式格式。
93、收益比率評價指標包括: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等。
銷售利潤率是企業的產品銷售利潤與產品銷售收入凈額的比例。
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其意義在于(重點):資產負債率反映在資產總額種,有多少資產是通過借款而取得的,也可以分析在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潤的程度。通常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越低,說明負債取得的資產越少,但是從經營角度看,資產負債率過低,說明企業運用外部資金的能力差。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是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例。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應收帳款周轉次數是賒銷收入凈額與應收帳款平均余額的比例,用以衡量企業應收帳款的流動程度。
應收帳款周轉次數=賒銷收入凈額/應收帳款平均余額
賒銷收入凈額=營業收入-現銷收入
月應收帳款平均余額=(月初應收帳款+月末應收帳款)/2
其意義在于:(重點) 對于應收帳款周轉次數一般認為越高越好,因為它表明了收款速度快,資金占用少,壞帳損失可以減少;流動性高,償債能力強,收帳費用可能相應地減少。
第十一章
94、會計工作組織就是制定會計法規制度、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工作人員等。
95、國務院財政部門管理全國會計工作。
96、會計工作的組織形式應視企業的 具體情況不同而有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兩種。
97、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
l會計人員的職責?
答:1、進行會計核算2、實行會計監督、3、擬定本單位辦理會計事務的具體辦法。4、參與制定經濟計劃、業務計劃,編制預算和財務計劃并考核、分析其執行情況、5、辦理其他會計事項。
98、各企業、單位應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配備持有會計證的會計人員。
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勞動和工作過程種應遵守的,與其活動項適應的行為規范。
99、會計核算法規和制度體系由三個層次構成:1、基本法 (會計法)2、會計準則 3、國家制定的各行業的會計制度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
100、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帳簿和報表等會計核算專業材料,它是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和證據。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等5種。永久保管的一些檔案包括:
涉及外事和對私改造的會計憑證;涉及外事和對私改造的會計帳簿;年度會計報表
會計電算化:是指為提高會計核算和會計業務處理水平,利用電子計算機代替手工而對會計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乃至對外報出會計報表的系列過程。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10月浙江自考《政治經濟學》重點復習第十三章
07-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堅持和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