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綜合系數分析法:也稱沃爾比重分析法,是把選定的各項財務比率用線性關系結合起來,并分別給定各自的分數比重,然后通過與標準比率進行比較,確定各項指標的得分及總體指標的累計分數,從而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做出綜合評價。
2、有形凈值債務比率:是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從所有者權益中予以扣除,從而計算企業負債總額與有形凈值之間的比率。該指標實際上是一個更保守、謹慎的產權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有形凈值債務比率 = 負債總額 *100%
所有者權益-(無形資產+遞延資產)
3、實際成本降低率:是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與按實際產量和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之間的比值。
4、收益結構:是指收益組成項目的搭配及其排列,包括收益的收支結構、收益的業務結構、收益的主要項目結構。
5、融資結構流量調整:是通過追加或縮小企業現有資產數量,以實現原有融資結構的合理化調整。
6、連環替代法:是指確定影響因素、并按照一定的替換順序逐個因素替抵達,計算出各個因素對綜合性經濟指標變動程度的一種計算方法。
7、企業經營與利潤比率:是根據企業資產總量、主要經營業務收入及費用與利潤的內在聯系,衡量企業在資產經營活動中獲利能力大小的財務指標。這類比率是考察企業經營業績的基本指標,主要包括總資產利潤率、毛利率、營業利潤率、銷售凈利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
8、關系比率:即各指標實際值與標準值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關系比率=實際值÷標準值。
9、資產結構:即企業各類資產之間的比例關系。與資產的分類相適應,資產結構的種類也可分為資產變現速度及其價值轉移形式結構、資產占用形態結構、資產占用期限結構三類。
10、因素替代的順序性:即在運用因素分析法時,要按照影響因素和綜合性經濟指標的因果關系,確定合理的替代順序,且每次分析時,都按相同的替代順序進行測算,才能保證因素影響數的可比性。合理的替代順序要按照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分清基本因素和從屬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來加以確定。
11、現金流量結構分析:現金流量結構可以劃分為現金流入結構、現金流出結構和現金凈流量結構。現金流量結構分析是以這三類結構中某一類或一類中某一個項目占其總體的比重所進行的分析,也稱比重分析。現金流量結構分析一般采用結構百分比法。
12、資產占用期限結構:指企業總資產中長、短期資產各占的比重或比例關系。該結構不僅反映了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強弱或者說周轉速度的快慢,對資產的價值實現也具有決定性影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相聯系。
13、長期償債能力:(教材150頁)是指企業所具有的償還長期債務(一般為一年以上)的能力。
14、應收賬款周轉率:是指企業商品或產品賒銷凈額與慶收賬款平均余額的比率,即企業的應收賬款在一定時期內周轉的次數。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反映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率(次數)=賒銷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15、成本構成(P80):是指成本是由哪些項目所組成。明確成本構成是對成本進行管理、核算和分析的前提。
16、長期資本報酬率:是指利潤總額與公司長期資本之間的對比關系,可以說明企業運用長期資金賺取利潤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長期資本報酬率 = 利潤總額+利息費用 × 100%
長期負債平均值+所有者權益平均值
17、銷售數量完成率:用于檢查銷售數量的完成情況。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時,可直接以報告期和基期實物數量進行對比計算。但生產多種產品時,實物量不能簡單相加,需與產品價格想乘,轉化為統一的貨幣單位,以便匯總。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數量完成率 = ∑(報告期產品銷售數量×基期單價) × 100%
∑(基期產品銷售數量×基期單價)
18、共同比結構損益表:也叫總體結構損益表,簡稱共同比損益表。該表是用百分比數字編制的,用以提供損益表各項目與主營業務收入之間的對比關系。編制共同比損益表是分析企業收益結構所采用的一種方法,也稱為垂直分析法。
19、獲利能力:是指企業運用其所支配的經濟資源,開展某種經營活動,從中賺取利潤的能力。在經營活動中是否具有較強的獲利能力,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20、市盈率:指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 = 普通股每股市價
普通股每股收益
21、風險型風險資產結構:是指企業在一定銷售水平上,盡可能減少流動資產的比重,從而使企業總資產維持較高的收益水平。即企業將盡可能少的持有金融資產和較低安全性的存貨,并采取緊縮的信用盡可能減少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等商業信用等。
22、分析成本費用:是在認識了成本費用積極作用的基礎上,利用成本費用報表提供的數據及其他有關資料,運用專門方法分析企業在各項成本費用發生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原因何在,并對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做出評價。
23、資產(P118頁):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用或能夠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它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的物質基礎。
24、產品成本分析:是對報告期已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情況所進行的分析,其基本內容就是利用成本核算數據以及其他有關資料,與各種成本標準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從中確定超支或節約差異,分析差異形成原因。評價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清責任歸屬。
25、存貨周轉率:是企業產品或商品銷貨成本與存貨平均余額的比率,即企業的存貨在一定時期內周轉的天數。其計算公式為:存貨周轉率(天數)=一定期間的銷貨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26、保守型融資結構:是指在資本結構中主要采取主權資本融資,且在負債融資結構中又以長期負債融資為主。是一種低財務風險、高資金成本的融資結構。
27、產品生產成本表:產品生產成本表提供的數據是進行成本分析的基本資料,通常分別從成本項目和產品種類兩個角度提供成本數據,以滿足成本分析與管理的需要。
28、會計數據:是經過會計處理記入會計賬簿的會計記錄。賬簿記錄是填列財務報表的依據,所以財務報表中的數據稱為會計數據。
29、現金流量分析:是以現金流量表為主要依據,利用多種分析方法,進一步揭示現金流量的信息,并從現金流量角度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做出評價。
30、中庸型資產風險結構:是指企業在一定銷售水平上,盡可能使無風險資產、低風險資產和風險資產的比重達到均衡,從而使企業全部資產的風險和收益得到中和。
31、資產流動性分析:(教材119頁)是指通過對資產變現能力以及資產與負債之間的有機聯系進行分析,從而用以判斷企業的償債能力及資產質量的一種分析方法。
32、非流動資產:是指變現速度慢、價值分次或多次轉移的資產。具體是指除流動資產以外的所有資產,主要包括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及其他資產等。
33、利息保障倍數:又稱已獲利息倍數,是企業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加稅前利潤)與所支付的利息費用的倍數關系。該指標測定企業以獲取的利潤承擔借款利息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利息保障倍數=(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34、經營活動凈現金比率:是一個以本期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償還債務能力的比率,既可以衡量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也可衡量企業償還全部債務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經營活動凈現金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流動負債×100%
經營活動凈現金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負債總額×100%
35、財務報表分析:是以財務報表為主要依據,采用科學的評價標準和適用的分析方法,遵循規范的分析程序,通過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重要指標的比較分析,從而對企業的經營情況及其效績做出判斷、評價和預測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寫作(一)復習資料(17)
08-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管理學原理》名詞解釋(2)
09-19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軟件開發工具》實踐考核復習資料三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