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法
一、正確理解婚姻法與民法、訴訟法的關系
1.婚姻法與民法的關系
和其他的民事法律關系一樣,婚姻家庭領域里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也發生在平等主體之間,因此,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婚姻法是民法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其他民事法律有著特別密切的關系。首先,作為民法基本法的《民法通則》,一方面確認了一系列涉及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原則,同時也應注意,婚姻家庭法律關系和普通財產與人身法律關系存在著許多明顯的區別。比如,婚姻法所調整的是特定的親屬身份關系以及由親屬人身關系派生的財產關系,婚姻家庭關系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公民結婚的民事權利能力受法律的特別限制,特定親屬之間的身份權不同于民法中一般的人身權,親屬之間的財產關系(指撫養、扶養、贍養、繼承等)不同于一般的債權債務關系,不適用等價有償原則等等。正是這些區別,決定了婚姻法在立法上和法學研究上相對獨立的地位。學習婚姻法,要從它的特點出發,全面掌握它的專門體系和基本內容。
2.婚姻法與訴訟法的關系
婚姻法是實體法,它的實現離不開程序法的保障。作為民事法律,婚姻法與民事訴訟法的關系尤為密切。人民法院審理各種婚姻家庭案件,如關于婚姻效力的案件,撫養、扶養和贍養案件,收養案件,離婚案件,家庭成員共有財產分割案件等等,均應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辦理。同時,處理《刑法》第 257條至26l條規定的涉及婚姻家庭關系的刑事案件,在程序上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認為符合婚姻登記條件而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不予登記的,或者對有關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復議條例的規定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提起訴訟。總之,學習婚姻法,應對程序法有所了解。
二、正確把握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和具體規則的關系
1.認真學習基本通論
有的同學存在一種誤解,認為婚姻法非常容易學,只要知道一些主要規則就行了,不愿意下功夫去鉆研理論問題。這種錯誤的認識和態度導致輕視這門課程,往往造成考試的失敗,一定要引以為戒。和其他學科一樣,婚姻法學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它們是全部規則的基礎。不認真研究這些基本理論,就不能通曉這門課程的內容,也不能深入了解具體規則的根據和含義。同時要看到,婚姻法的普及程度比較高,作為一種高等教育學歷考試,自學考試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必然有嚴格的要求,如果用“普法”的水平來應試,自然是遠遠不夠的。
婚姻法學的基本理論大體上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集中在教材的第1章和第2章。第1章講歷史唯物主義的婚姻家庭觀,主要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作指導,對婚姻家庭和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質作了深入剖析,論證了婚姻家庭制度的歷史類型。第2章以第1章為基礎,對自國家形成以來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形式進行了系統闡釋,重點研究了我國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及婚姻法的發展道路。這些無疑是深入學習我國現行婚姻法的基礎和前提。第二部分分散在其他各章,主要是探討現行婚姻家庭法律規范的理論依據,解決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的問題。
例如,我國婚齡立法的根據是什么,為什么要禁止近親結婚,實行結婚登記制度的必要性,各種親屬關系的基本特點,為什么要實行離婚自由及防止輕率離婚,等等。只有明確了這些理論根據,才能認識各種規則的本質,自覺地正確貫徹執行。另外,在闡述基本理論時,往往來用比較的方法,對古代的和外國的有關法律加以考察,包括中國古代的婚姻家庭法律,羅馬法中的婚姻家庭規范,當代外國(主要是大陸法系國家和英美法系國家)的有關法律規定等。掌握這些知識雖然具有一定難度,但是絕對不要認為可有可無,輕易回避、放棄。
2.深入理解路本原則
教材的第3章論述了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即婚姻自由原則,一夫一妻原則,男女平等原則,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合法原則,計劃生育原則。它們反映了我國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和指導思想,表現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質特征,不但是制定各項具體規則的依據,而且指導著婚姻家庭生活和有關司法工作。因此,對這些原則必須從正反兩個方面認真學習,深入理解。從正面的角度上,要掌握各項原則的依據、內容、特點和意義;從反面的角度上,要明確貫徹各項基本原則必須禁止的違法或者犯罪行為,包括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借婚姻索取財物,重婚,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等。要注意這些行為的概念、特征、危害以及法律后果,切實拿捏各種、法律界限。
3.全面掌握具體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