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生產過程
第一節生產過程組織的要求
一、生產過程及其組成
1.概念包括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生產過程是指從準備生產該種產品開始,直到把它生產出來的全部過程。狹義的生產過程是指從原料投入生產開始,直到產品生產出來為止的全部過程,是人、財、物的消耗過程,也是創造具有新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物質財富的過程。
2.生產過程的組成:.
1)生產技術準備過程,是指產品在投入生產前所進行的各種生產技術準備工作。
2)基本生產過程,是指直接為完成企業的基本產品所進行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三個工藝階段:(1)準備階段。(2)加工階段。(3)裝配階段。
三個階段,按勞動分工和使用的設備、工具,劃分為若干不同的工種和工序。
▲工序,是指一個或一組工人在一個工作地對一個(或幾個)領導對象連續進行加工的生產活動,按其作用可以分為工藝工序、檢驗工序、運輸工具,是組成生產過程的基本單位。.
▲工作地,是工人使用勞動工具對勞動對象進行生產活動的地點,由場地面積、機器設備和輔助工具組成。
3)輔助生產過程,是指保證基本生產過程正常進行所必需的各種輔助性生產活動。
4)生產服務過程,是指為基本生產過程和輔助生產過程服務的各種生產服務活動。
二、生產過程組織的要求
生產過程組織的目標是要使產品內在生產過程中的A行程最短,B時間最省,C占用和耗費最少,D效率最高,E能取得最大的生產成果和經濟效益,具體要求是:
1.生產過程的連續性,是指產品在生產過程各個階段,各工序之間流轉,同工廠布置、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有關,其優點是:
1)可以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減少在制品的數量,加速流動資金周轉。
2)可以更好地利用物資、設備和生產面積,減少產品由于停放、等待所造成的損失。
3)有利于改善產品質量。
2.生產過程的平行性,是指生產過程的各項活動、各工序在時間實現平行作業,是生產過程連續性的必然要求。
3.生產過程的單項性,是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要轉移要向一個方向流動。
4.生產過程的比例性,是指生產過程各階段、各工序之間,在生產能力上應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以適應產品生產的要求。
5.生產過程的均衡性,是指企業及其各個生產環節的工作都能夠按計劃進度要求有節奏地進行。
6.生產過程的適應性,是指生產過程具有靈活應變的能力,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第二節生產類型
生產類型是影響生產過程組織的主要因素,區分不同的生產類型,以便根據不同的生產類型采用不同的生產組織形式和計劃管理方法。「參考第一章第一節企業類型」
標 準 類 型 按生產技術的特點分 合成型;分解型;調劑型;提取型 按接受生產任務的方式劃分 定貨生產方式;存貨生產方式 按生產的連續程度分 連續生產型;間斷生產型 按產品生產的重復程度和工作地專業化程度劃分P261 大量生產;成批生產;單件生產,一般采用通用的設備和工藝裝備。
第三節基本生產單位的組織形式
一、工藝專業化
1.工藝專業化,又稱為工藝原則,是按照生產工藝的特點設置的生產單位(是指把完成生產過程某個工藝階段或部分工序的有關機器設備及其同工種工人集中在一起對不同的產品零部件進行相同工藝的加工可以實現一定的工藝功能,如劃分車工車間、鉗工車間等)優點是:A能夠充分利用生產設備,B便于進行專業化的技術管理和技術指導,C以及適應品種變化的要求;缺點:A產品的運輸路線長,B停放、等待時間多,C生產單位之間協作聯系頻繁,D管理復雜。
2.對象專業化: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10月浙江自考《政治經濟學》重點復習第十三章
07-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堅持和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