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生產計劃
企業的生產計劃,是企業經營計劃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根據企業的銷售計劃和生產能力編制的,是企業其他計劃的依據。
第一節生產計劃的主要指標及編制
一、生產計劃的指標
1.產品品種指標,是指企業在計劃期內應該生產的品種、規格的名稱和數目,表明企業在品種方面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反映企業專業化水平、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2.產品質量指標,是指企業在計劃期內各種產品應該達到的質量目標,反映產品的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
3.產品產量指標,是指企業在計劃期內生產的可供銷售的工業產品的實物數量和工業性勞物的數量,通常采用實物單位或假定實物單位計算,是表示企業生產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企業進行供產平衡和編制生產作業計劃,組織日常生產的重要依據。
4.產值指標,有A商品產值指標、B總產值、C工業增加值等三種形式:
1)商品產值指標,是指企業在計劃期內應當出產可供銷售的產品和工業性勞務的價值,是反映企業生產成果的重要指標,表明企業在計劃期內向社會提供的商品總量。
2)總產值,是用貨幣表現的企業在計劃期內應該完成的工作總量,包括反映了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總規模和水平,是計算企業生產發展速度及勞動生產率指標的重要依據。
3)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計劃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公式:
按生產法計算: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包括成品生產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工業中間投入
按收入法計算: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率+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
營業盈余=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
二、生產計劃的編制:
1.生產計劃工作的原則,實質是以需定產,以市場的需求來安排生產,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保證企業順利發展的前提。
2.生產計劃的編制步驟:
1)調查、掌握編制生產計劃的依據;
2)統籌安排,初步提出生產計劃指標。
3)綜合平衡,確定生產計劃指標。
4)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或備案,最后確定生產計劃指標。
在企業中,編制和檢查生產計劃的主管單位,一般為企業的計劃部門或生產管理部門。
第二節生產任務的統籌安排
一、產量優選
應該服從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應考慮充分利用企業的生產能力,增加利潤,運用盈虧平衡點的分析方法。
二、產品出產進度安排
1.合理安排產品出產進度的優點:A可以使企業的銷售計劃進一步落實;B為實現用戶的交貨期限提供了可靠的保證;C有助于有效運用企業的人力和設備資源。D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P301
2.產品出產進度的方法:
1)產品的各季、各月的市場需求量比較穩定或者企業生產任務飽滿可以采用A平均分配;B分期遞增;C小幅度連續增長;D拋物線型遞增等方法。
2)產品的需求具有季節性可以采用A均衡安排的方法(優點是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和設備;有利于產品質量的穩定;有利于管理工作的穩定;缺點:成品庫存量大,流動資金占用多);B變動安排方式(優點:成品庫存量小;節省庫存保管費用;缺點:需要經常調整設備和人力,生產利用較差,不利于產品質量的穩定)。
以上兩個方式的選擇,主要是比較生產調整費用和庫存保管費用大小——P302
3)折中方式。
三、品種搭配,應考慮的問題:
1.安排經常生產和產量較大的產品,采用“細水長流”的辦法,保持企業生產上的穩定性。
2.實行“集中輪番”的安排方式,簡化生產管理工作,提高經濟效益。
3.新老產品交替要有一定的交叉時間,有利于工人逐步提高生產新產品的熟練程度。
4.各類產品應合理搭配。
5.應考慮各個品種的先后。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新聞批評與正面宣傳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