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
一。現代漢民話共同語
現代漢語是現代漢民族的語言,它既有共同語——普通話,也有不同的方言。(廣義)
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使用情況:是全體漢族人民之間交際的語言,也是漢族與兄弟民族之間、中國人和外國人之間用來交際的語言。
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漢民族通過長期的互相交往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現代漢語的前身:春秋時期的“雅言”(又稱“夏言”),漢朝時的“通語”,明清時代的“官話”,“五四”運動時的“白話”。
“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互相推動,互相影響,使民族共同語的書面形式和口語形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
民族共同語的兩種形式:口語和書面語。以口耳進行交際的口頭形式是口語;用文字記載下來的書面形式是書面語。
普通話在臺灣省和海外稱“國語”,新加坡則稱“華語”。
二。現代漢語的方言
形成方言差異的主要因素:由于人口增長,生活區(qū)域擴大;由于社會動亂,人民向遠方遷徙;由于山川阻隔、交通閉塞,人民往來不便;由于與異族接觸,發(fā)生語言的互相影響和融合。
漢語方言是漢民族歷史發(fā)展的產物。
漢語方言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在語音、詞匯和語法方面形成了各種不同程度的差異。其中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詞匯次之,語法方面的差異最小。
現代漢語方言大致可以分為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和粵方言等七大方言。
(一)北方方言舊稱“官話”,以北京話為代表,使用人口最多,約占漢族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北方方言包括四個次方言:1、華北方言;2、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4、江淮方言
(二)吳方言也叫江浙話,以蘇州話或上海話為代表,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八點四。
(三)湘方言以長沙話為代表,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五。
(四)贛方言以杭州話為代表,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二點四。
(五)客家方言以浙江東部的梅州話為代表,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四。
(六)閩方言通行于福建大部,浙江東部潮山地區(qū)和南面的雷州半島以及海南,臺灣兩大省……,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四點二。包括三次方言:閩南、閩東、閩中。
(七)粵方言以貴陽話為代表,……港澳地區(qū),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五。
三、新時期的語言文字工作
了解: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第8頁第一段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段尾)
了解:我國當前語言文字工作最重要的兩項任務是:大力推廣普通話,促進漢語規(guī)范化;加強社會用字管理,促進漢字規(guī)范化。
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這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普通話”。(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狹義解釋)
了解:“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就是以一個具體地點的方言語音作為標準音,使人們有明確的具體的活的語音標準可以遵循。“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就是說以北方話作為詞匯規(guī)范的基礎。“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就是以現當代著名作家的具有代表性作品中的一般用例作為語法規(guī)范。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現代漢語》串講筆記第一章:語音
09-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復習筆記:古代的胎教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司法復習筆記第三章(1)
12-2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西方經濟學復習筆記:消費者均衡
11-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發(fā)展經濟學復習資料:發(fā)展中國家就業(yè)問題
12-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翻譯復習筆記:The Imperial Palace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