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法制與法治的區別?
法制不等于法治1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條件,沒有法制就談不上法治。但法制的內容尚不足以表達法治的實質。法制的焦點法律制度和秩序,法治焦點:有效制約和合理運用公共權力。2有了法制并不等于實行法治。法治之下的統治者是為法所制的統治者。3法治之下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在規模、職能、權力和行為方式上都受到嚴格的法律限制。法治與某些類型的完備法制是格格不入的。
聯系實際論述行政法治的重要意義?
行政法治是法治的重要環節,也是法治的重點和難點。首先,行政法治是法治的重點。行政機關是國家機關中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最大、權力最大、機構最多、人員最多的部門,行政權力強大的特點在相當長時間內還會持續下去。其次,行政法治是法治的難點。行政權力行使的特點之五是行政首長負責制,是上下級間的命令與服從。在我國,行政法治并非新命題,但對于跨世紀的中國政府而言,行政法治在實現“國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憲法規定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行政法治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2行政法治是推進、深化行政改革的有效方法。4行政法治是控制行政權力膨脹的必然選擇。4行政法治是民主政治實現的可靠保障。
健全與完善行政機關組織法,實現行政職權法定化?
行政職權法定化定義+1行政職權通常由行政機關組織法規定。1 國《國務院組織法》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是我國現行有效的組織法,其中重要內容即是對國務院和地方鄉以上政府的職權作出規定。2我國的行政機關組織法還不夠健全、完善,主要表現在:行政機關組織法不夠系統、完備,缺乏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國務院組成部門組織法;已有的行政機關組織法不夠完善,有些規定過于簡單、粗疏,有些規定不夠科學、嚴謹且缺乏有效的監督條款。有鑒于此,我國應完善行政機關組織法,具體到行政職權法定化方面,應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行政組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各有什么職權、權限,哪些職權應劃入、劃出、下放、交由社會中介組織承擔或交由企業自主經營。對國務院、;國務院組成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權應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盡可能具體地分別作出規定。
制定行政程序法,實現行政程序法定化?
行政程序法定化定義+第一,修訂,完善《國務院組織法》。第二,制定《國務院組成部門組織法》。第三,制定《國務院直屬機構、辦事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行政機構及議事協調機構的職能配置、內設機構、人員編制管理條例》。第四,制定單行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五,與行政機關組織法密切相關的是行政機關編制法。
說明行政責任法定化的主要內容?
1責任行政的基本目標是實現行政活動的有現任狀態。2責任行政要求有明確有責任主體。3責任行政要求將行政機關的各種活動與責任相連,不存在無責任的行政活動。4責任行政要求建立實現責任的法律制度。
我國行政法治社會認同的重要性?
1行政法既要得到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認同,又要得到社會的認同,兩方面的認同相銜接,行政法治才能成為現實。因為,行政主體對它的認同,可直接作用于行政實踐,社會對行政法治的認同,可形成先進的社會文化潮流,是政府依法行政的直接壓力。2我國必須促進對行政法治的廣泛認同。在現時行政中,法治行政,服務行政、廉價行政、高效行政等意識的淡漠和制度的缺損,無一不與社會的容忍和寬大,與先進行政文化的匱乏有密切關系。
實現我國行政法治的途徑?
一、加強雖立法工作。改進方法為:1、逐步轉變主要求依靠多立法來完善法制的思路;2、逐步轉變“宜粗不宜細”的立法思想;3、逐步轉變“成熟一個,制定一個”的立法思想;4、改變先改革后立法的做法。
二、提高執法水平。途徑為:1、精簡機構,調整有關執法機構的職權;2、健全和完善行政執法程序;3、建立和完善公務員制度;4、健全和完善政府內部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外部社會監督機制。
三、嚴格法律監督。1、進一步完善國家監督體系與制度;2、高度重視、大力完善社會監督體系與制度。
四、保障司法獨立。要求:從制度上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
五、爭取社會認同。1、行政法治既要得到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認同,又要得到社會的認同。才能成為現實;2、我國必須促進行政法治的廣泛認同。3、為了促成政府及社會對行政法治的廣泛認同,國家必須做扎實的工作特別是教育工作,運用傳播、展示、說服等手段,重視、選擇,并最終實踐行政法治。
第十五章 行政方法
識 記
行政方法: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為提高管功率和實現管理目標所采取的必不可少的方式、手段、技巧等總稱
行政方法的三個層次:具體法式(解決具體管理問題的方法)、基本方法(從各種具體方法中概括出來的帶有普遍性的方法)和方法論(從具體方法和基本方法中抽象出來的理論體系)
行政管理的一般方法:行政指令法、經濟方法、法律方法、心理行為方法。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