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最小年費用法:若機器設備的低劣化值每的不是以等值λ增加,而是變化的,各年均不相等,則應采用最小年費用法計算設備合理更新期。這個方法不直接用公式計算更新期,而是計算某確定年份的平均費用,哪一年的平均費用最低,則該年為設備的更新期。
公式看來復雜,但解釋一下就容易理解:某年的年平均費用就是從開始使用起到本年所花費的全部維持費和設備折舊總額的和(說白了就是總共耗了多少錢)除以使用年數。簡單吧。理解之后公式就不用記了。
(3)更新收益法:該法考慮了因技術進步而投入了更先進的設備,則以新增投資收益率的大小作為設備更新的依據。這種方法給出的是投資收益率,因此可以用來確定各種設備更新的優先順序。
四、設備現代化改裝
大修和更新是磨損補償的兩種方式。大修是部分補償,更新是完全補償。而現代化改裝既能補償有形磨損,又能補償無形磨損。是另一種有效的補償方式。
1、 設備現代化改裝的概念:是應用現代化的技術成就和先進,根據生產的具體需要,改變舊設備的結構,或增加新部件、新裝置和新附件,以改善舊設備的技術性能與使用指標,使它局部達到或全部達到目前生產的新設備的水平。
2、 設備現代化改裝的意義:
?。?)技術上能克服現有設備技術落后的狀態,促進設備的技術進步,擴大設備生產能力,提高設備質量。
?。?)經濟上所需投資比用新設備少,可以節約投入資金。
(3)現代化改裝具有針對性和適應性,能適應生產的具體要求,某些情況下還能超過新設備。
3、 現代化改裝的經濟計算:采用最低總成本法進行,通過計算舊設備繼續使用、設備更新、設備大修理和設備現代化改裝的總使用費用,選取最小總使用費用方案為最優方案。
第七章 成本控制與分析
一、生產成本控制
1、生產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包括生產過程前的控制和生產過程中的控制。
生產前成本控制主要是在產品研制和設計過程中,對產品的設計、工藝、工藝裝備、材料選用等進行經濟分析和價值的,用最低的成本實現產品的必要功能,以符合預期目標成本的要求。簡言之就是生產前從設計上控制產品預計成本。
我們前幾章做的分析計算就是在生產過程前從理論上控制成本。我們在心中要首先明確,成本控制就是“少花錢多辦事,用最小的開支生產出最多合格產品”,而本章學習的主要內容就是生產過程中成本控制也就是生產成本控制。
生產過程中的控制:就是在產品制造過程中,對成本形成的各因素按照一定的控制標準,嚴格加以監督,發現偏差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糾正,使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的消耗和費用開支限制在預先規定的標準范圍之內。簡言之就是在生產過程中實際控制成本。
2、生產成本控制的程序
?。?)制定成本控制標準
?。?)揭示成本差異
(3)及時糾正偏差
3、生產成本控制的內容
?。?)控制設計成本:即注意產品的設計方案,好的設計可以省一大筆錢。
(2)控制資源消耗:這是管理方面內容包括控制材料消耗、控制勞動消耗和生產設備的使用。
(3)控制費用開支:要精打細算,按定額和預算花錢。
(4)控制產品質量:推行全面質量管理。
4、生產成本控制的要求:(全程全員事前控)
?。?)生產成本控制必須貫穿于生產活動的全過程:費用審批制度、記錄數據、定額管理。
(2)生產成本控制必須實行全員控制:分級歸口控制責任制,層層落實。
?。?)生產成本控制必須抓事前控制:制定目標成本。
二、標準成本
標準成本是指在現有的生產技術水平和有效的經營管理條件下、經過努力而應達到的先進可靠的成本標準,是一種預期的成本目標。
1、 標準成本的作用:
(1)用于控制成本
(2)用于決策
?。?)減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2、 標準成本的分類
?。?)按適用期限:分為現時標準成本和基準標準成本,前者是短期性的,后者為長期固定的標準。
?。?)按效率水平:分為理想標準成本、過去平均業績標準成本和能實現良好業績的標準成本。最后一個算是前后兩者的折中,通常就稱預期標準成本,用得較多。
3、 標準成本的制定要點
標準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等直接費用和制造費用所組成。
標準成本制定的基本形式是“數量”乘以“價格”標準。各項標準成本制定要點是:
?。?)直接材料標準成本是以各種材料的標準消耗量和標準價格相乘確定的。
?。?)直接工資標準成本是按單位產品的標準工時與標準工資相乘確定的。
?。?)制造費用的標準成本是按單位產品的標準工時與制造費用分配率標準相乘確定的。
4、 新產品標準成本的計算
?。?)采用價格成本法:顧名思義,就是根據一個事先分析確定的有競爭力的價格(它包括成本、目標利潤和稅金),然后根據這個價格和價格系數(也就是價格和成本之間的比例),就可以得到標準成本了:C標=PM/β
?。?)采用概算法:這個更簡單,就是根據新產品中的料(M)、工(L)、費來算,費指制造費用,知道了料和工,就可以根據一個系數算出費,三個成本相加即可。所以C標=(M+L)(1+γ)
5、 老產品的標準成本的計算
老產品又稱可比產品。可比產品的標準成本測算包括可比產品的成本降低率、降低額和單位標準成本的測算。
三、生產成本的控制
1、 生產成本的事前控制:主要是標準的制定,如設計目標成本、費用預算、材料定額、工時定額、工藝成本、工序成本、零部件成本等等。
2、 生產成本的估算:這和標準成本的測算不是同樣的概念。這是指在設計階段,利用價值工程原理,從用戶要求的功能出發,對產品進行功能分析,消除設計上各方面的不合理因素,將成本控制在目標成本以內。這就用到了估算方法。
(1)同類產品:因為是同類產品,則成本中的工資和制造費用是一樣的比例,所不同的是新方案的材料費不一樣。因此,根據費用構成比(料工費的構成比)可以得到:
?。?)類似產品:這種情況下,制造費用系統不變,工資有變化,材料費用不按相同的比例關系發生變化:
?。?)非同類產品:此類情況下,兩者的制造費用系數不相等(比上面的公式,又多了一個變化)
3、生產成本的執行控制:重點要放在基層。包括材料控制、工時控制、材料價格控制、工資率的控制和制造費用的控制。(就是對料、工、費的控制)
四、生產成本差異分析和計算
成本差異分析是對成本控制的一種有效方法,成本差異是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是指實際成本標準成本的差額。這個計算包括料、工、費三項差異。這里的計算公式相當簡單,總結起來就是:成本差異=實際發生額-標準額。
1、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的分析計算:
?。?)計算公式:
材料用量差異=(實際用量-標準用量) ×標準價格 (量差)
材料價格差異=(實際價格-標準價格) ×實際用量 (價差)
材料成本差異=材料用量差異+材料價格差異
更簡單的直觀的: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價格×實際用量-標準價格×標準用量
?。?)分析:材料成本差異為正值為不利差異,反之為有利差異,因為實際成本大于標準成本時自然是不利的。
2、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的分析和計算: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產品實際工時-產品標準工時) ×標準工資率 (量差)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 × 產品實際工時(價差)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最簡單公式: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產品實際工時×實際工資率-產品標準工時×標準工資率。
3、 可變制造費用差異的分析和計算:
可變制造費效率差異=(產品生產實際工時-產品生產標準工時) ×可變制造費標準分配率
可變制造費開支差異=(可變制造費實際分配率-可變制造費標準分配率) ×產品實際工時
可變制造費用=可變制造費效率差異可變制造費開支差異
直觀公式:可變制造費用=實際工時×可變制造費實際分配率-產品生產標準工時×可變制造費標準分配率
4、 固定制造費用差異的分析和計算
固定制造費用差異=實際固定制造費-標準固定制造費
計算不難,關鍵在于理解差異的本質,從已知條件中找出實際發生額,另外能算出對應的標準額。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