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希臘神話:太陽神——阿波羅酒神——狄奧尼索斯眾神之王-宙斯
2、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以短歌為基礎,在公元前9世紀——公元前8世紀之間,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節和統一風格的兩部史詩,《伊利亞特》寫了最后一年中51天內發生的故事,"阿基琉斯的憤怒是我的主題",是一部描寫部落戰爭的英雄史詩.《奧德賽》——木馬計
3、希臘戲劇: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埃斯庫羅斯——最杰出的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悲劇之父" 索福克勒斯——"戲劇藝術的荷馬",代表作《俄底普斯王》——"十全十美的悲劇"(亞里士多德)
4、但丁:"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恩格斯《新生》是西歐文學史上第一部向讀者剖露作者最隱秘的思想感情的自傳性作品《神曲》分為三部:《地獄》、《煉獄》、《天堂》維吉爾象征理性,貝阿特麗象征信仰
5、《圣經》:基督教經典,包括《舊約》和《新約》.《舊約》是希伯來人古代典籍的總匯,《新約》是基督教自己的經典,內容是關于耶穌及其使徒的傳說.
6、塞萬提斯:西班牙文學復興時期最杰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代表作:《堂吉可德》堂吉訶德形象分析:喜劇性——諷刺騎士文學;悲劇性:注重行動,不切實際,追求理想主義的悲劇,一心要實現為一個現實世界所不容的理想.堂吉訶德犯了時代的錯誤,企圖在現實生活中恢復過了時的騎士精神,因而使他成了一個喜劇性的角色,但是作者在種種場合中,反復突出他醉心鏟除人間罪惡的這一特點,從而展示出他性格中高貴的品質,即為了追求正義、理想而置自身危險于不顧,愿為社會而不惜犧牲的生命,因此與單純的喜劇性角色不同,他又是月個億帶有悲劇因素的人物,一個有著崇高精神境界的"瘋子",荒唐可笑中透出悲劇性,贏得了人們更深的同情和尊敬.
7、莎士比亞:(英)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最杰出的代表,四大悲劇有《哈姆雷特》、《麥克白》、《奧塞羅》、《李爾王》
8、古典主義戲劇:原則:"三一律":時間、地點、情節三者的統一特點:1、具有為君主專制王權服務的鮮明傾向性 2、注重理性 3、模仿古代,重視格律
9、盧梭:法國杰出的啟蒙思想家、文學家,法國啟蒙運動中最富民主傾向的代表."百科全書派" 政治學說:《社會契約論》強調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天賦人權不容剝奪,主張國家應以人間的社會契約為支柱,實行民主共和國形式的直接的人民政權,為獲得自由,人民有權進行革命,以恢復天賦人權主張回歸自然自我,他的思想和藝術對浪漫主義思潮的產生,有著巨大影響.《懺悔錄》"文學史上的奇書",把自己作為人的標本來剖析
10、歌德:德國偉大的詩人、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創作把德國文學推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并對歐洲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感傷主義文學:18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在英國出現了傷感主義文學,它不僅是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先驅,而且也是現代派文學的源頭.感傷主義開辟了一種以心理感覺為載體摻和外部現實世界的投影的敘述方式,因斯泰恩的小說《感傷旅行》而得名.《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青年時代最重要的作品,書信體小說.維特是18世紀德國進步青年的典型形象,他思想敏捷,才華出眾,熱情奔放,渴望自由,他崇拜大自然,熱愛淳樸的村民和天真的兒童,向往人的自然天性能得到解放.《浮士德》:歌德總結性的作品,詩體悲劇,取材于16世紀關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間傳說,以詩劇形式寫成,以浮士德的思想發展為線索寫他探索人生要義的一生.浮士德形象分析:他是兩種精神的矛盾統一,體現了世俗性和探求性,是上升時期資產階級先進分子的象征形象.
11、湖畔派:英國文學中最早出現的浪漫主義詩歌流派,以自然為題材.湖畔派三詩人:華茲華斯、柯爾律治、騷塞對資本主義文明及人與人之間的現金交易關系極為反感,向往中古時期的封建社會,他們曾隱居于英國西北部的湖區,由此得名"湖畔派".他們的詩作或謳歌宗法式的農村生活和自然風景,或描寫奇異神秘的故事和異國風光,一般都是遠離社會斗爭的題材,他們常常是通過緬懷中古時代的"純樸"來否定丑惡的城市文明.華茲華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謠集.序》被稱為英國浪漫主義劃時代的宣言柯爾律治:喜歡描寫超自然的人與事,代表作《古舟子詠》
12、拜倫:英國19世紀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積極的浪漫主義),政治的諷刺性,追求絕對自由.《東方敘事詩》:1813——1816年拜倫完成的一組以東方為背景的浪漫組詩,主人公被稱作"拜倫式英雄",他們熱情勇敢,意志堅強,心懷人間悲哀而不惜同命運抗爭,最后還是以失敗、死亡告終. "拜倫式英雄"的特點:都是悲劇性的孤傲的叛逆者,他們都有非凡的才華和力量,但在腐敗的社會中無法施展,他們為自己的無所作為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才能和感情的虛耗而感到絕望,他們以挑戰示威的態度,以異樣的勇敢和熱情,以不屈不撓的意志和毫不妥協的精神或報復或反抗社會的專制與壓迫,在這些主人公身上有詩人本人生活遭遇的明顯痕跡 "拜倫式英雄"的美學意蘊:1、浪漫主義的精神實質可歸結為個體感性,生命之自由 2、文學之為藝術,既是苦悶的象征,又是自由的象征,拜倫式英雄的超凡人格和自由至上的精神信念與藝術真諦、美的真諦相契合.
13、雨果: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克倫威爾序言》——浪漫主義的宣言《悲慘世界》:感化的神話,冉阿讓的悲慘生活史.主線是感化《巴黎圣母院》:雨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愛斯梅拉爾達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伽西莫多是作者理想中"惡"小化身.作者根據"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與惡并存"的美學原則塑造的人物形象.副主教克洛德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他道貌岸然,內心陰險毒辣《巴黎圣母院》的藝術特色:對照方法:人物自身(外表,內心)伽西莫多、克洛德.人物之間:伽西莫多、克洛德.3、兩個階級、兩種王朝:路易十一、平民王國
14、普希金: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和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俄國文學的始祖",是"偉大的俄國人民的詩人" 長詩《茨岡》是詩人過渡到現實主義創作以前的最后一部浪漫主義敘事詩《葉普蓋尼.奧涅金》:詩體小說,俄國現實主義的奠基作"多余人"形象:永遠不會站在政府的方面,同時也"永遠不能夠站在人民方面",只能做一個社會的"多余人",奧涅金就成為俄國文學中第一個多余人的形象,即貴族知識分子脫離人民的問題,盡管他們不愿與貴族社會同流合污,但是他們同人民的距離非常遠.
15、斯丹達爾: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自稱"人類心靈的觀察家" 《紅與黑》標志著批判現實主義的真正開始.副題——1830年紀事于連形象分析:他是王政復辟時代受壓抑的小資產階級青年的典型形象,他一生的遭遇,他的希望、追求、奮斗、失敗都反映了這一時期小資產階級青年的命運,他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協的一面,他的反抗性產生于社會對他的壓制,基于個人向上爬的野心,他所以追念大革命時代,因為那時候象他這樣有才干的青年有數不清的機會可以大顯身手,可是在扼殺一切生機的王朝復辟時代,他卻扮演了"一個叛逆平民的悲情角色",成了一個跟整個社會作戰的不幸的人,他蔑視貴族階級"合法的權威",憎惡教會的虛偽卑鄙,鄙夷資產階級的"污穢財富",他對復辟社會進行了報復性的絕望反抗,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對復辟社會的抗議情緒,但由于缺乏明確的政治理想和目標,遠離人民的斗爭,因而必然失敗.同時個人反抗的個人主義性質決定了反抗者在受到統治階級抬舉時,就轉化為向統治階級的妥協,于連就是這樣.
16、巴爾扎克:法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代表.馬克思認為他"對現實關系具有深刻理解",恩格斯稱他作品中有著"了不起的革命辯證法" 巴爾扎克小說創作的基本特點:(1)作為社會研究的小說創作(2)從經濟學角度去審視、描寫人,金錢成為其作品中無所不在的主人公(3)對愛情的描寫向生物學、生理學層面沉落,女主人公大多在30歲以上(4)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5)細節描寫的真實性《人間喜劇》中長中短篇小說,有90多部,分三類:風俗研究,哲學研究,分析研究.其中風俗研究又分為私人生活場景,外省生活場景,巴黎生活場景,政治生活場景,軍旅生活場景和鄉村生活場景人物再現法:即以前作品中的人物在以后作品中再次出場的方法,把《人間喜劇》的許多典型人物貫穿起來,如拉斯蒂涅在《高老頭》中還是個涉世不深,天良未泯的大學生,他到了《紐沁根銀行》里他已是銀行家投機生意的得力助手了,以后他還得到了伯爵封號,當上了部長.這樣,不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得到了符合其性格特征的充分發展,而且把各個獨立的單篇連成一個互相關聯的藝術上的有機整體.分類整理法《人間喜劇》中包含著一部封建貴族的沒落衰亡史和一部資產階級的罪惡發跡史,二者是有機地聯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的.《人間喜劇》的現實主義思想內容:(1)作品深刻描寫了封建貴族的衰亡史(2)資產階級的發家史(3)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金錢罪惡(4)對共和主義者的贊美和對社會理想的探索《高老頭》:兩線索:鮑塞昂夫人,高老頭和女兒;表現金錢的腐蝕力;資本主義發跡史、封建貴族沒落史對波旁復辟王朝時期,封建貴族權勢的得而復失,盛而復衰的歷史趨勢做了細致而深入的描寫,著重揭露批判的是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從對現實的細致觀察中進行精神描寫,是巴爾扎克藝術的最大特色,這是與他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相適應的.
17、福樓拜:19世紀中葉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反映了1848——1871年間法國的時代風貌,揭露了丑惡鄙俗的資產階級社會,他的"客觀而無動于衷"的創作理論和精雕細刻的藝術風格在法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包法利夫人》:副題——外省風俗,小說通過愛瑪的悲劇,控訴了惡濁鄙俗的社會.作者以現實主義的深刻描繪,指出愛瑪的悲劇是社會造成的.小說通過愛瑪的悲劇既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關系的罪惡,又有力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精神生活的空虛和墮落.作者認為愛瑪的悲劇帶有普遍性.《包法利夫人》雖然只寫了一個局限在狹小天地里的外省故事,卻通過典型環境的描繪和典型人物的塑造,反映出時代和社會的基本特征,具有深刻的批判意義.它藝術上"清澈與完美",故事完整,結構嚴密,描寫準確而細膩.作者在小說里避免表示自己的意見,但他對女主人公的同情和諷刺,對鄙俗社會的揭露和批判,處處可見.這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小說藝術是一個發展,使這部作品成為當時的一部"新的藝術法典".福樓拜的小說創作主張:(1)小說應當科學化:A認為小說家應象外科醫生一樣精細客觀,客觀而無動于衷(零度風格) B實地考察(2)否認生活中有美好的東西,認為美存在于藝術中,強調作品形式的精美、細密,主張創作語詞,結構意境等更完美的作品.
18、波德萊爾:19世紀中期法國著名詩人和文學評論家,西方象征主義文學的先驅.文學思想:
(1)非功利性:主張為藝術而藝術
(2)審丑論:惡的東西可以成為藝術上的美
(3)感應論:詩歌應該反映出各種感覺之間的橫向的通感《惡之花》:象征主義詩歌的先驅.處于古典詩歌與現代詩歌體系的兩個時代的交匯點上,盡管還有浪漫主義的余韻,但從根本上確立了新的美學原則,開創了新的創作方法,掀開了偶沒現代詩歌史的新篇章,直到20世紀歐美文學都受到它的深刻影響.分為六部分:《憂郁與理想》、《巴黎風貌》、《酒》、《惡之花》、《叛逆》、《死亡》
19、果戈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自然派"的創始者《死魂靈》:以揭露地主和官僚社會的主題出發來安排結構,突出的成就是描繪了5個具有鮮明個性的地主典型,中心人物是乞乞科夫,他在結構上起著串聯全書的作用,通過他的游歷線索,把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10月浙江自考《政治經濟學》重點復習第十三章
07-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堅持和實現正確的輿論導向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