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語匯
1. 解釋“語匯”.
答:語匯是語言結構系統的一個要素,語匯也可以叫詞匯.語匯或詞匯作為語言學的術語是一個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詞和語的匯集.它只能指一種語言中全部詞和語的整體,而不能指具體的一個一個的詞或詞語.
2. 簡答語匯的性質和特點.
答:(1)語言在產生時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據性.任意性和理據性是統一的:任意性是語匯得以產生的途徑,理據性是語匯不斷豐富的手段.(2)語匯在表達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語匯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統一的:語匯的普遍性使得各種語言的語匯能表達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則使得某種語言的語匯又能體現一些獨特的認識.(3)語匯在變化中既有活躍性,又有穩定性.語匯的活躍性和穩定性是統一的:活躍性使得語匯的個體元素不斷增加和更替,這是為了滿足社會生活的變化的需要;但穩定性又使得語匯的基本成分和整體系統保持固定和平衡.
3. 簡答語匯的作用.
答:就語匯在每一種語言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我們平時說話、寫文章,都是先由一個個的詞組成句子,再由句子組成段落、篇章的.所以,語匯在語言構成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沒有語匯就沒有語言.
4. 解釋“詞”.
答:詞是最小的音義結合的能獨立使用的語言單位.
5. 解釋“語”.
答:語是由兩個以上的詞構成但意義比較凝固,又經常作為一個整體單位使用的固定詞組或熟語性語言片斷.
6. 解釋“基本語匯”
答:基本語匯是語匯系統的基礎和核心,它具有產生的歷史長、使用的范圍廣和構詞的能力強三大特點.
7. 解釋“一般語匯”.
答:語匯中除去基本語匯以外的那一部分即一般語匯,它包括古語詞、方言詞、外來詞、新造詞等.
8. 解釋“慣用語”.
答:慣用語指表達習慣性比喻含義的固定詞組,慣用語多為三個字.
9. 解釋“成語”.
答:成語是漢語獨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語形式,一般為四個字.
10. 解釋“歇后語”.
答:歇后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熟語形式,指一種短小風趣、生動形象的語句,由兩部分組成,一般只說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諧音或比喻雙關來表達某種意義.
11. 論述一般語匯與基本語匯的關系.
答:語匯中基本語匯以外的詞構成語言的一般語匯.一般語匯的特點是不為全民常用、使用范圍窄、產生歷史較短、構詞能力較弱.一般語匯所包含的詞的數量大大超過基本語匯的數量,內容也非常復雜.一般語匯對社會的變化很敏感,社會的發展變化首先反映在一般語匯中.一般說來,新詞、古語詞、外來詞及行業用語、科技術語、方言俚語等都屬于一般語匯.基本語匯和一般語匯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一般語匯中大量的詞都是在基本詞的基礎上構成的,反過來,一般語匯又不斷地充實基本語匯.
12. 簡答漢語同音詞產生的原因.
答:漢語同音詞產生的原因是:(1)語音偶合,漢語漢字數量多,但漢語普通話音節數量少,會造成語音相同.(2)歷史音變.在歷史上本不同音的詞,隨著語音的發展演變成為同音.(3)詞義分化造成.
13. 簡答同音詞與同形詞的關系.
答:同音詞指語音相同的詞,同形詞指字形相同的詞,它們的關系主要有三種情況(1)同音不同形;(2)同形不同音;(3)同音又同形.
14. 簡答單純詞與單音節詞的關系.
答:單純詞與單音節詞,不是相同的概念,它們的劃分角度不同,單純詞是從語素角度劃分出來的,是指由一個語素構成的詞;單音節詞是從音節角度劃分出來的,是指由一個音節構成的詞.
15. 簡答漢語語素的類別系統.
答:(1)把語素分為“成詞語素”和“不成詞語素”.成詞語素是指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直接形成為詞,即可以單用的語素.(2)把語素分為“自由語素”和“不自由(黏著)語素”.自由語素指某種語素既可以單獨形成詞,有時又可以單獨說出來.因為是虛詞,所以永遠不能單獨說出來,這就是黏著語素.(3)把語素分為“定位語素”和“不定位語素”.定位語素指的是在最小的合成結構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總前置,或者總后置.不定位語素是在最小的合成結構中位置不固定的語素,它們既可以前置,又可以后置.(4)把語素分為“實義語素”和“虛義語素”.實義語素就是有實在的詞匯意義,或說本身直接負載了詞匯意義的語素.虛義語素就是一般不具有實在詞匯意義的語素.
16. 簡答語素、音節與字符之間的關系.
答:語素、音節與字符間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漢語中語素大多數是單音節形式,書面上用一個漢字記錄,三者之間有一種對應關系.一般而言,一個語素就是一個音節,一個漢字.但是語素、音節、漢字又屬于不同的范疇,語素是語匯單位,音節是語音單位,字是文字單位,因此將三者合起來看,就不成簡單的對應了.
17. 解釋“變性成詞”.
答:指語素轉變詞性而形成另一類詞.即某些成詞語素在語法功能上本來只是動詞性的,或名詞性的、或形容詞性的,但在形成詞的時候,卻同時形成了兩種詞性的詞.
18. 解釋“變形成詞”.
答:變形成詞是把原本合成詞中的不成詞語素變為成詞語素再形成詞,包括逆序成詞和簡縮成詞兩種.
19. 解釋“復合構詞”.
答:復合構詞就是詞根語素+詞根語素構成一個新詞,構成復合詞的詞根語素都是實義的成詞語素或實義的不成詞語素.主要有陳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四種.
20. 解釋“附加構詞”
答:附加構詞就是詞根語素+詞綴語素構成一個新詞,這樣得到的合成詞叫附加式合成詞,即“派生詞”.構成派生詞的詞根語素都是實義的成詞語素或實義的不成詞語素,詞綴語素是不成詞、粘著、定位和虛義的語素.按照詞綴在詞中的位置,派生詞可分為三種:前綴式、后綴式和中綴式.
21. 解釋“重疊構詞”.
答:重疊構詞就是詞根語素通過重疊形式而構成一個新詞.這樣得到的合成詞叫重疊式合成詞,即重疊詞.漢語的重疊詞包括:(1)名詞性重疊詞.(2)副詞性重疊詞.(3)多重重疊詞.重疊詞重疊以后既增加某些語法意義,也不改變重疊詞本身的詞類.
22. 簡答后綴語素與詞尾語素的區別.
答:后綴語素與詞尾語素有共同點,他們都不能單獨成詞.但二者又有所區別:從表意功能的角度看,后綴一般可以表示附加性的詞匯意義,這是一種詞匯意義.而詞尾只表語法意義,而不表示什么詞匯意義.
23. 簡答詞根語素和詞綴語素的形式和作用.
答:詞根語素簡稱詞根,是詞的核心部分,詞的主要詞匯意義由它體現出來.詞根語素都有一定的實在意義,與別的語素一起構成合成詞時,也負載最主要的詞匯意義.詞綴語素又叫構詞語素,構詞語素位置固定,不作為詞的主干部分,但又參與構造不同意義的新詞.詞綴語素也有某種意義,但一般不如詞根語素的意義實在,而往往是一種抽象的類義,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參與構造新詞.
24. 簡答離合詞和詞組詞.
答:離合詞和詞組詞是形式上或人們感覺上像詞,但在結構性和意義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詞組的特殊的語匯單位.由于可以插入或擴展,所以它們有相當于一般詞組的特征;但在未插入和擴展的情況下又跟一般雙音節詞的長度差不多,所以至少在插入和擴展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看作詞,這就是所謂的“離合詞”(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詞)和“詞組詞”(可以進行較大擴展的詞).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