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語義
1. 簡答語言的理性意義和非理性意義.
答:語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語義也就必然包含這兩方面的內容,即一是思想,就是所謂的“理性意義”,二是情感,就是所謂的“非理性意義”.理性意義也叫邏輯意義或指稱意義,是對主客觀世界的認識.在詞語平面上,它是與概念相聯系的那一部分語義,在句子平面上它是與判斷和推理相聯系的那一部分語義.理性意義是語義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義是說話人的主觀情緒、態度以及語體風格等方面的內容,它一般總是附著在特定的理性意義之上.
2. 解釋“語義”.
答:語義是同語言形式結合在一起的意義,同語言形式的結合是語義的基本特征.
3. 解釋“語言意義”
答:語言意義是一般的、穩定的意義,是語言形式本身表達的意義.
4. 解釋“語境意義”.
答:語境意義是個別的、臨時的意義,是語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際場合、知識背景等語境音素作用下所表達的意義.
5. 解釋“詞義”.
答:詞義是同詞的語音形式結合在一起的人們對一定對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觀態度.
6. 解釋“詞的理性意義”.
答:同詞的語音形式結合在一起時,對一定對象的區別性特征的認識就是詞的理性意義.
7. 解釋“義素”.
答:義素是從義項中分析得到的詞義的語義特征.
8. 解釋“義項”.
答:義項是詞典釋義的最小單位,是從詞語的各種用例中概括出來的共同的、一般的、穩定的意義.
9. 簡答義素和語素之間的區別.
答:義素和語素不是同一個概念,它們是兩種性質上根本不同的單位.義素是對一個詞的語義特征進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語義單位;語素則是最小的音義結合體.義素是一種從理論上分析出來的語義單位,就不是一種自然語言的單位,義素不直接與語音相結合.語素不僅有一定的意義而且有一定的讀音,是人們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自然語言的單位.
10. 簡答義素和義項之間的關系.
答:一個詞可以同時有幾個理性意義,其中一個意義在語言學上叫一個義項.現代語義學把分析音位的區別特征原理用于詞義分析,把義項進一步分析為若干語義特征,這些語義特征就是義素.
11. 簡答詞的通俗意義和科學意義的區別.
答:詞的理性意義由于概括深度上的差別而分為兩類:一種是人們對事物所具有的一組非本質特征的反映,這種詞的理性意義可以稱之為“通俗意義”;另一種是人們對事物的本質特征的反映,這種詞的理性意義可以稱之為“科學意義”.
12. 簡答義素分析的作用.
答:義素研究在語義研究和語法研究中被廣泛使用,在許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義素分析可以清楚間接地說明詞義的結構,便于比較詞義之間的異同,揭示近義詞、反義詞等詞義關系,有利于詞義的研究、學習和掌握.(2)義素分析有助于說明詞語組合的語義條件.
13. 解釋“單義詞”.
答:單義詞即一個詞的意義可以概括反映一類現象,單義詞只有一個義項.
14. 解釋“多義詞”.
答:多義詞即一個詞的意義可以概括反映相互關聯的幾類對象,也就是包含幾個互相聯系的義項.
15. 解釋“本義”.
答:多義詞的多個義項中,最初的那個意義叫本義.
16. 解釋“引申義”.
答:由本義直接或間接衍生出來的意義.
17. 解釋“同義詞”.
答:同義詞指一種語言或方言中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
18. 解釋“反義詞”.
答:反義詞指一種語言或方言中意義相反或相對的兩個詞.
19. 解釋“上位詞、下位詞”.
答:語言中有些詞所代表的范圍大,有些詞所代表的范圍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所代表的事物范圍內,那么它們之間就具有上下位關系.其中所代表的范圍大的詞叫上位詞,所代表的事物范圍小的詞叫下位詞.
20. 簡答多義詞和同音詞的關系.
答:多義詞和同音詞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都是以一個語音形式來表示多個意義.區別在于:多義詞的各個意義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同音詞的意義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多義詞是一個詞兼有幾個互相聯系的意義,是詞義的一種聚合方式,而同音詞則是兩個或幾個不同的詞,與詞義的聚合沒有直接的關系.
21. 為什么多義詞在交際中一般不會造成歧義?
答:一個詞雖然可以有幾個意義,但在使用中一般不會產生歧義.(1)詞語總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會使多義詞只體現一個意義;(2)人們的言語交際總是在一定環境中發生的,特定的交際環境也可以使多義詞只體現一個意義.
22. 簡答近義詞之間的差別.
答:(1)詞的理性意義.有的近義詞詞義所概括反映的對象只是基本相同,但它們所指的范圍不完全重合.有的近義詞的詞義所概括的對象雖然相同,但在強調的重點、方面或達到的程度都有所不同.(2)詞的非理性意義,即附加色彩.有些是感情色彩不同;有些是語體色彩不同.
23. 簡答語義場的層次性和系統性.
答:層次性是語義場的一個顯著特點,事物本身的分類是有層次的,因而反映事物類別的語義場也就形成了有層次的結構,若干較小的語義場可以集合成較大的語義場,若干較大的語義場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語義場.系統性也是語義場的一個重要特點.一個語義場就是一個局部的語義系統.在這個系統中,類屬義劃定的意義領域,被劃分為若干塊并分配給不同的詞語,這些詞語以一種互補的方式來對同一意義領域進行反映.系統中某個詞語的意義會受到系統中其他詞語的制約,系統中某個詞義的變化或詞語數量的增減,會導致意義領域的重新劃分和分配,從而引起系統中其他詞義的變化.語義場的系統性的特點反映出語言的詞匯具有一定的系統性.
24. 解釋“關系意義”
答:詞語在組合時都要形成一定的結構關系,由這些結構關系所賦予的意義就叫做關系意義,包括語法關系意義和語義關系意義.
25. 解釋“語氣意義”.
答:反映說話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說話人情緒的意義,包括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等不同的意義.
26. 解釋“述謂結構”
答:從語義結構上看,一個句子包括“情態”和“命題”兩部分,情態包括時態、語態、語氣等方面的意義,情態以外的部分即命題.一個命題在語義結構上可進一步分析為一個“述謂結構”.一個述謂結構由一個“謂詞”和若干個“變元”組成,謂詞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謂語動詞或形容詞,是處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27. 解釋“語義指向”.
答:句子某個成分在語義上指向哪兒,或者說同哪個成分或哪些成分發生語義聯系,就是這個成分的語義指向.
28. 解釋“歧義”.
答:歧義是指同一形式的語言符號序列可能表達不同意義的現象.
29. 解釋“變元”.
答:變元又稱“題元”、“項”等,是與謂詞有直接關系并受謂詞支配的語義成分.變元一般都是名詞性的詞語,在句子中經常充當主語或賓語.
30. 解釋“語義角色”.
答:根據謂詞和變元之間不同的關系,可以把變元分為若干個類型,這種變元的類型一般稱之為“語義角色”.常見的語義角色有施事、受事、與事、工具、結果、處所等.
31. 解釋“蘊含”.
答:蘊含是句義之間的關系的一種,就話語本身所表達的意義而言,如果有句義甲就必然有句義乙,就說甲蘊含乙.在一般情況下,蘊含的規律是含有下位概念或局部概念的句義蘊含有上位概念或整體概念的句義,而不是相反.這種蘊含關系通??梢詮木渥颖旧淼囊饬x推知,而不必以來特殊的背景關系.用公式表示為甲乙.
32. 解釋“預設”.
答:預設是句義之間的一種關系,預設是就話語本身表達的意義而言的,有句義甲就必然有句義乙.蘊含包含在句子的斷言范圍內,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預設不在句子的斷言范圍內,是句子的背景信息,用公式表示為甲乙.
33. 為什么謂詞是處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地位?
答:一個述謂結構可以有多少變元以及可以有何種性質的變元,都是由謂詞的語義決定的.因為謂詞語義規定了述謂結構的內容,從而也就規定了句子的語義框架,有了這個語義框架,在用符合謂詞語義要求的變元把這個框架填滿,就產生了句子的命題.因此,在述謂結構中,謂詞是處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知識點-茅盾
09-24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