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維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維的概念
思維是以人已有的知識為中介,對客觀事物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它借助語言、表象或動作實現,是認知活動的高級形式。例如,下午放學回到家,你一進門,聞到廚房里飄出香噴噴的飯菜香味,你就會知道媽媽已經回家了,把飯做好了。這個時候,你并沒有看到媽媽,也沒有看到她做飯,只是運用你頭腦里已經有的知識(家里總是由媽媽做飯)對直接輸入的感覺信息(飯菜香味)進行了加工、處理,提出假設,檢驗假設,做出推理和判斷,這個過程就是思維。
(二)思維的特征
思維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幾點
1.間接性
思維和感知覺不同,它是建立在過去的知識上的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因此,具有間接性。例如,聞到飯菜香味,推斷媽媽在廚房、根據手邊的各種資料推測火星上的狀況。正是由于思維的間接性,人們才可能超越了感知覺提供的信息,認識那些沒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的屬性,從而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來的預測。
2. 概括性
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把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規律抽離出來加以認識, 這就是思維的概括性。例如,把輪船、飛機、自行車、小汽車等一類事物概括為交通工具,使人的認識活動擺脫了對具體事物的局限性和對事物的直接依賴性,擴大了人們認識的范圍和深度。概括性的水平反映著思維的水平,它也是人們形成概念的前提,是思維活動得以進行的基礎。
3. 思維和語言有密切關系
思維和語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思維的間接性、概括性也正是憑借語言得以實現的。
人借助語言進行思維是人的思維與動物思維的最本質的區別,人類思維的高度發展與人類語言的高度發展是分不開的。除了語言之外,人類思維還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表象和動作。
二、思維的過程和種類
(一)思維的過程
思維是通過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操作實現的,這些思維操作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分析和綜合
分析是在頭腦中把事物的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或各個屬性。例如, 把一臺計算機分解為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等等。綜合指在頭腦中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各個屬性、各個特征結合起來,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形成一個整體的過程。例如,把文章中的各個段落綜合起來,把握其中心思想。
分析與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它們是相反而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分析是為了了解事物的特征和屬性,綜合則是通過對各部分、各屬性的分析實現的。任何思維活動既需要分析,也需要綜合。
2.比較
比較是把各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個別方面或個別特點加以對比,確定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比較實質上是一種更復雜的分析和綜合。比較是重要的思維過程,有比較才有鑒別,才能從眾多選擇中找出一個,做出恰當的判斷。
3.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頭腦中抽出各種事物與現象的共同特征和屬性,舍棄個別特征和屬性的過程。例如, "可以寫字"是筆的本質屬性,這一結論就是通過抽象得到的。
概括是在頭腦中把從各種事物中抽象出來的共同特征聯合起來的過程,又可以分為初級概括與高級概括。前者指在感覺、知覺和表象水平上的概括,后者指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本質屬性進行的概括。
(二)思維的種類
1、直覺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
根據思維過程所憑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維劃分為直覺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
直覺動作思維指依據實際行動來解決具體問題的思維過程。3歲前的幼兒只能在動作中思考。例如,幼兒利用掰手指來數數,就是典型的直覺動作思維。
具體形象思維指人們利用頭腦中的具體形象(表象)來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例如,解幾何題的時候,在頭腦中設想出一張圖,做了輔助線之后會如何,這樣的思維就是形象思維。這種思維形式主要表現在3~7歲的學齡前兒童身上,他們更多的是運用形象思維解決問題。藝術家、作家、導演、設計師等的形象思維也非常發達。
抽象邏輯思維是指運用言語符號形成的概念來進行判斷、推理,以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例如,科學家進行科學推理、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等.都需要運用抽象邏輯思維,它是人類思維的典型形式。
2、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
根據思維活動探索目標的不同方向,可以劃分為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聚合思維是指人們根據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規則解決問題。也就是從給予的信息中產生邏輯的結論。它是一種有方向、有范圍、有條理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是指人們根據當前問題給定的信息和記憶系統中存儲的信息,沿著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從多方面尋求多樣性答案的一種思維活動。
3、常規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常規思維是指人們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按現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決問題,如學生運用己學會的公式解決同一類型的問題。創造性思維是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創造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是多種思維的綜合表現,它既是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結合,也是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的結合,它包括理論思維,又離不開創造想像等。關于創造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問題,在本章第四節我們還要具體闡述。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管理學原理》名詞解釋(2)
09-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普通邏輯學》復習資料(3)
08-212024年4月浙江自考醫學倫理學復習資料:醫學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之公正原則
11-2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寫作(一)復習資料(17)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