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原因有四:
第一,戰爭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一個落后封閉但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中國的發展方向發生變化,戰前中國是一個沒落的封建大國,封建制度已經腐朽,在緩慢地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如果沒有外來勢力干擾,中國最終也會向西方大國那樣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而鴉片戰爭后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不可能獲得正常發展,中國也就不可能發展為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而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第三,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戰前中國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的矛盾,而戰后主要矛盾則包括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及中華民族與外國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會主要矛盾復雜化.
第四是革命任務發生變化,原先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封建勢力,戰后則增加了反對外國殖民侵略的任務,革命的性質也由傳統的農民戰爭轉為舊民族主義革命.
2.怎樣認識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社會性質及其基本特征?
?。?)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
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中國近代社會的兩對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社會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
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以來中國在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及其與中國封建主義勢力相結合的條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種從屬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畸形的社會形態.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社會是封建社會.鴉片戰爭以后,隨著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獨立的中國逐步變成半殖民地的中國;封建的中國逐步變成半封建的中國.
?。?)基本特征
第一,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不但逐步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
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日益衰敗并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成為資本——帝國主義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
第三,中國的自然經濟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廣大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國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嚴重障礙.
第四,中國新興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雖然已經產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下,他的發展很緩慢,力量很軟弱,而且大部分與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國處于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的爭奪和間接統治之下,近代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中國長期處于不統一狀態.
第六,在資本——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中國的廣大人民特別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致大批破產,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力的生活.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及其特征,是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帝國主義與中國封建勢力結合的加深而逐漸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得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1、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給中國帶來了什么?
第一,西方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造成中國近代的貧窮與落后.
近代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發動一系列侵略戰爭,迫使中國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勒索大量戰爭賠款,直接割占中國大片領土.設立租界,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列強嚴重破壞了中國領土完整.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
列強通過公使駐京直接向清政府發號施令,通過領事裁判權破壞中國司法主權,通過控制中國海關直接干預中國內政外交,他們還扶植收買代理人,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從而把中國當權者變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馴服工具.
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的特權,迫使中國開放通商口岸,通過協定關稅,使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于被宰割的地位,同過大規模的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使中國逐步淪為外國侵略者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掠奪地,并操縱了中國的主要經濟命脈.
列強還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一些傳教士披著宗教的外衣,進行侵略活動,他們還宣揚"種族優劣論","黃禍論",目的是為了帝國主義侵略有理論制造輿論.
所以,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本國封建勢力對人民的壓迫,是中國落后、貧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組滯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雖然,列強在侵華的時候也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把西方資本主義的及其技術帶入中國,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生.但是,其主觀上并不希望中國成為獨立自主富強的近代化國家.因此,總是千方百計的壓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阻撓和破壞中國社會的進步.歷史證明,只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中國才有可能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
2、近代中國進行的反侵略戰爭具有什么意義?
第一,近代中國人民進行的反侵略戰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華的野心,粉碎了他們瓜分中國和把中國變成完全殖民地的圖謀.
帝國主義列強一次次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絕不僅僅是為了通商,而是為了掠奪和擴大殖民地,為了他們自身的殖民擴張利益.每一次戰爭,都伴隨著更大的貪夢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國人民的反抗,使他們的狂妄野心無法得逞.正是中國人民的英勇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愛國主義精神,也給外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和深刻教訓,使他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很難征服的國家.他們雖然可以強迫清政府簽訂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但是始終無法把中國變成他們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戰爭以后,在瓜分危機的嚴重關頭,中國各階層人民救亡圖存的努力探索和奮起抗爭,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國人民中所隱含的不甘屈服的偉大力量,不得不放棄了瓜分中國的.
第二,近代中國人民進行的反侵略戰爭,教育了中國人民,振奮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意識.
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災難,但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作為補償的.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以及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從反面教育了中國人民,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奮起直追.
鴉片戰爭以后,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國際形勢,研究外國歷史地理,總結失敗教訓,尋找救國的道路和御敵的方法,于是有了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戰爭以后,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帝國主義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機的刺激,全民族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救亡圖存的思想日益高漲.
正是這種亡國滅種的危機感,增強了中華民族整體民族利益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成為中華民族自立自強并永遠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中國近代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教訓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國社會制度的腐敗是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中,清王朝統治者從皇帝到權貴,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勢,不懂得御敵之策.由于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統治階級封閉自守,妄自尊大,驕奢淫逸,盲目進攻;另一方面又使統治者和清軍指揮人員在戰爭面前完全沒有應變的能力和心態,不適應于近代戰爭,不少將帥貪生怕死,臨陣脫逃,有的甚至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眾,擔心人民群眾動員起來會危及自身統治,所以不敢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
清朝統治集團在對外戰爭中妥協退讓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經使他失去在中國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戰爭勝利的.
第二,近代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后是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的英國已經歷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生產力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而中國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經濟水平上.經濟技術的落后直接造成軍事裝備的落后,軍隊指揮員不了解近代軍事戰術,從而造成軍隊素質和戰斗力的低下.
經濟技術落后是反侵略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經濟技術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戰爭中失敗.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政府不能很好地組織反侵略戰爭,不能發動和利用人民群眾的力量,甚至壓制人民群眾,其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中國近代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教訓:中國人民必須把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斗爭和反對封建主義的階級斗爭統一起來,才能完成近代中國革命的任務.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新聞事業史復習筆記:報刊、通訊社的國際傳播
12-31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普通邏輯復習筆記:假言推理
02-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2023年浙江自考人際關系心理學串講筆記:利他行為理論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