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
作者:王蒙,著有中國短篇小說集《深的湖》、《雜色》和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等.
1.簡析《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的主題思想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發表于1956年,是較早反映社會主義體制下的人民內部矛盾,揭露官僚主義的作品.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揭露和描寫了多種類型的官僚主義主義.北京市某區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李宗秦是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官僚主義者.區委組織部第一副部長劉世吾是一個革命熱情衰退,似乎看透了一切,對錯誤采取冷漠麻木態度的官僚主義主義者.區委組織部工廠建黨組組長韓常新是個淺薄的官僚主義者.麻袋廠廠長兼黨支部書記王清泉是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作風簡單粗暴的官僚主義者.
以揭露共產黨干部的官僚主義為主題的作品,建國后一段時間里幾乎是空白.這篇作品是較早的,有突破"禁區"的意義.作品描寫黨中央所在地首都北京某區委的領導,這是較高層次的黨的機構和干部.藝術描寫也較成功,因而在文壇和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
2.分析劉世吾形象及其意義
劉世吾是一個頗有深度的官僚主義;他有一定的革命經歷,工作能力很強,"一下決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他對損害黨和人民得益的錯誤、缺點,卻麻木不仁.他的口頭禪"就么回事",表現了他看透一切、極端冷漠、不思進取的人生態度.作品的深刻之處,還在于揭示了劉世吾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論,劉世吾年輕時也曾充滿革命熱情,隨著年齡的增長,涉世的深入,閱歷、的豐富,如何永遠保持年輕時的單純、熱情、朝氣,這是劉世吾形象的另一方面的典型意義,也是作品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
3.簡析林震的性格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林震是一個有理想、有朝氣、富于原則性和正義感的青年黨員干部.他滿懷熱情地踏入社會,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復雜現象,他感到困惑,并引發了他的思考和斗爭.
林震在作品中還有結構上的作用.作品是以林震到組織部后的所見所聞所經歷所遭遇為結構線索的;是以他為視角,通過他的眼光,刻畫了一系列官僚主義者,尤其是塑造了頗有深度的劉世吾的形象.
4.分析《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塑造人物的對比手法
小說塑造人物運用對比手法,在人物間形成多種對比.對比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顯示了豐富多樣的性格,加深和擴大了作品的主題意蘊.林震和劉世吾構成性格對比.林震、趙慧文、劉世吾構成連鎖對比.劉世吾和韓常新、李宗秦及王清泉也構成對比.
5.簡析《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的敘述結構特征
敘述結構特點是:(1)從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林震的角度,通過他的眼光,他到組織部后的經歷,描寫了組織部的情況與問題,塑造了劉世吾等官僚主義者的形象.因此,林震這一個物,既有思想、性格上的意義,也有結構上的作用.(2)小說以組織部處理麻袋廠黨支部的問題為中心情節展開敘述,線索單純而清晰,結構嚴謹.
紅旗譜
作者:梁斌,原名梁維周,著有長篇小說《紅旗譜》及詩書的第二部《播火記》、第三部《烽煙圖》等.
1.分析《紅旗譜》是怎樣描寫三代農民不同斗爭道路及其命運的
通過三代農民的不同斗爭道路及其命運的歷史性變遷,力圖深刻地勾勒出中國農民在民主革命中尋找解放道路的曲折歷程.朱老鞏單槍匹馬,赤膊上陣,與惡霸地主斗爭,結果家破人亡;朱老明三告馮老蘭,以傾家蕩產而告終;朱老忠、嚴志和則是新舊交替時代的革命農民代表,他們從父兄輩的慘痛失敗中吸取教訓,在斗爭中找到了共產黨,終于走上了正確的斗爭道路;運濤、江濤、大貴等青年農民是在共產黨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革命者的代表,他們在斗爭中逐漸成長為無產階級戰士.
2.分析朱老忠形象及其意義
朱老忠是一個具有民族性、時代性、革命性的新農民英雄的藝術典型.他急公好義、有膽有識、堅忍不拔,在他身上,體現了深廣的歷史內容.
朱老忠形象概括了深廣的歷史內容,小說從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和人物關系中,通過各種境遇多側面地全面刻畫,人物形象十分豐滿,栩栩如生.朱老忠形象塑造是小說對當代文學的重要貢獻.
3.《紅旗譜》的民族風格
《紅旗譜》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首先,其故事內容、人物風貌、生活風習乃至于風光景物,都洋溢著濃郁的地方色彩.其次,它成功地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傳統手法,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第一,小說的故事性很強,開頭部分便相當富有戲劇性,此后尖銳緊張的矛盾沖突此起彼伏.第二,作品在刻畫人物性格的時候,每每著重于他們的行動和對話,常把他們置于尖銳的矛盾沖突中,以大幅度外部動作來揭示其內心波瀾;第三,在章法結構上,作者繼承了我國古典小說可分可合,疏密相間,分卷分章,似斷實連的表現形式.第四、在語言運用上,以冀中農村生動的口語為基礎,又繼承了古典文學語言的優秀傳統,使作品中的人物語言富于個性,敘述語言簡短,明快而傳神.
百合花
作者:茹志鵑,著有短篇小說集《百合花》、《高高的白楊樹》、《靜靜的產院》、《草原上的小路》等.
1.簡析《百合花》的主題
《百合花》表現了軍民團結、生死與共的深刻主題.這一主題是通過描寫和謳歌子弟兵對人民的忠誠和人民對子弟兵的敬愛來表現的.軍民生死與共的主題由此得到深切表現.
2.分析《百合花》中小通訊員和新媳婦形象
小通訊員是年輕的解放軍戰士.他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對人民的忠誠.他關心群眾利益,注意群眾影響.他樸實、機靈、愛美,并且有著十八九歲男孩子對婦女的靦腆、羞怯神態和心理.新媳婦是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主要的特點是熱愛子弟兵.軍民生死與共的深刻主題正是通過這兩個人物形象而表現的.
3.簡析《百合花》在選材角度和刻畫側重上的特色及其作用
《百合花》在人民解放戰爭的廣闊背景下,選擇了前沿包扎所里小通訊員和新媳婦這兩個平凡的人物作精心的描繪,從一個側面,熱情地謳歌了子弟兵對人民的忠誠和人民對子弟兵的敬愛,表現了軍民團結,生死與共的深刻主題,在選材的角度和刻畫的側重上,都是獨具特色的.
4.簡析《百合花》運用對比、襯托來刻畫人物性格的藝術特色.
作品用對比和襯托的方法,通過對百合花被子、野菊花、饅頭、破洞等一系列細節描繪,細膩地刻畫了人物性格,展現了人物豐富的感情世界和純樸優美的心靈.作品語言清新自然,具有濃厚的抒情詩的意味.
5.簡析《百合花》中百合花被子在表現主題、人物塑造和情節結構上的作用.
百合花被子是連接軍民的重要紐帶.深刻表現了軍民團結、生死與共的主題.百合花被子在刻畫人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刻畫了新媳婦對子弟兵的無比崇敬的心靈,也烘托了小通訊員的動人形象.百合花被子在作品的情節結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從借被子到獻出被子,構成作品的基本情節.在結構上則前后呼應,卒章顯志,使作品結構嚴謹.
6.簡析《百合花》的結構特點
全篇結構嚴密,層次清晰,前后呼應.圍繞借被子事件,將先后出現的通訊員和新媳婦這兩個人物的性格,作了生動的刻畫.最后通過對新媳婦的集中描寫,有力地烘托了通訊員的動人形象.作品巧妙地以"我"貫穿全篇,使情節的發展連貫自然.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第一章)
09-12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浙江自考薪酬管理章節練習題及答案:第10章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