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的年齡標志:根據不同年齡設計樣式,色彩,制作方法和用料等。這里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服飾的信仰標志:在服飾方面主要反映在圖案繪制上,表現神的信仰或圖騰信仰,例如天子服飾的龍袍,龍,風,麒麟圖案象征尊與貴,天體云霞圖案象征吉祥等。女于附屬裝飾品必含有信仰標志,其簪花,插花都有鎮邪驅祟之意。
服飾的階層標志:隨著社會等級制的產生和發展,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在服飾上就顯示出來。在封建社會中,服裝色彩有明顯的階層性。黃色為皇家標志。紫色為達官貴人之標志,平民百姓之標志色為灰與藍。在服裝面料上,葛麻與絲綢標志貧與富等等。
服飾的儀禮標志:我國傳統的人生儀禮中,如誕生,成年,婚嫁和喪葬,這四次重大儀禮要進行換裝儀式。幼兒生下后著裝,掛鎖,以示長命無恙。成年男子要“加冠”,成年女子要“加笄”以示成熟。婚禮是建立夫妻關系的儀禮,服飾,裝飾喜用紅色,紅色是血色,以示血親關系之相傳。喪札表達了中國人的較祖觀念。喪服的種類較復雜,有一套嚴格的區分親硫的喪葬等級制度。我國古代之喪服有五種(稱五服),這五種喪服以麻布的粗細和制作的粗細來區分著裝者的地位親疏。
服飾的政治標志:服飾還敏感地反映著政治制度。古代統治者在建立政權時,大都制定相應的服飾等級制。古代完備的政治制度是包括服飾制度的。唐初的“武德令”規定了上至帝王后紀,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全部服飾,條款十分詳細。至今某些部門的著裝仍有相應之規定。
服飾的職業標志:社會分工促進了職業的發展,職業服飾依從職業的便利并隨之復雜化。工,商;宗教等之服裝有別。文臣武將,學生士兵服飾之不同早就有所區分。近來服飾的職業標志在某些行業漸趨淡化,如運動服成了休閑服,獵裝也成了時裝等。
服飾的審美標志:我國農業社會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審美觀念,如古樸美,稚拙美,單純美,自然美等等。上層審美觀與下層審美觀有對立成分,也有交叉成分。但服飾不可能是純審美,純裝飾性的,它脫離不了自然與人文的影響。
區域社會:區域社會是指個人與群體取得社會化資格的文化認同單位。
家族: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親屬關系,其中包括血緣關系和姻緣關系。 4血緣九族制:血緣九族制有兩種說法:一是以本人為基準,向上,下各推衍四代為九族。二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九族。
血親五服制:血親五服制是以本人為基準,向上推四代的直系親屬稱祖先;五服以內是近親,五服以外是同宗。
字輩譜:字輩譜是把家族成員的傳衍系統,跨時空地記憶成百上千年的記憶性文化鏈。
家譜:家譜是中國傳統社會保存和延續輩分等級的一種文化方式,維護家庭文化的經典。
家風:家風是一種由家族共同體世代沿襲,用以規范家族內部行為和秩序的習慣法。
人生儀禮:人生儀禮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慣,一個家庭成員不同的人生階段舉行的儀禮,一般包括:誕生禮,成年禮,婚禮,壽禮和葬禮。
血緣凝聚力:血緣凝聚力是指家族共同體中的宗姓首先是血親家族的符號。家族系內每一個家庭按照父系的血緣認祖歸宗,單系傳遞。它排斥血親內部的婚姻,以發展嚴格的家族體制,維持家族的倫理秩序。
地線凝聚力:地緣凝聚力是說家族共同體的感情歸屬離不開特定地域。在農耕社會中,人們的定居生活必須以土地為基礎。共同的土地資源是家庭分享生命快樂的依據,是養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條血脈。
傳統科技:中國傳統科學技術是一個歷史概念,就廣義而言就是在中國社會中曾存在的各種傳統科學和技術成果。
中國傳統天文學:中國傳統天文學就是天象觀測和歷法制定兩方面的知識與研究。
歷法:歷法就是用年,月,日計算時間的方法。主要分陽歷,陰歷和陰陽合歷王種。
陰歷:陰歷是以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一個月,大月30天小月9天。個月為一年。
陽歷: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一年,乎年365天,閏年366天。
陰陽歷:陰陽歷(亦稱陰陽合歷,夏歷)以且球統地球一周的時間為一個月,但設置潤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跟太陽年的平均天數相符合。
十二時辰:十二時辰是以太陽南中為正中點,一個晝夜分為十二等分,每一時辰為兩個小時,如子時是夜間十一時至凌晨一時。這十二時辰以地支命名。
本草之學:本草之學就是中國古代的藥學。主要記述各種藥物的名稱,性狀,功能,主治,產地,采集,加工和保存等知識。6傳統算學:我國傳統算學是計算知識,研究輕重,長短,形體,多少等以及記數方法和算術,代數等知識。
七巧板:七巧板是漢族民間智力玩具,從唐代流傳至今不衰。是將一正方形板切割為五個小勾股形板的塊狀玩具,可以拼接成人物,動植物,房亭樓閣,車轎橋船等形狀,可以闡明若干幾何原理。
制度文化:是人們為適應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主動創制出來的有組織的規范體系。
宗法制:是中國古代維護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由父系家長制演變而成,到周代漸趨完備。宗法制在春秋時期瓦解之后,其影響長期存留在中國傳統社會之中。
君主專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君主專制脫胎于原始社會后期的父權制。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浙江自考2023年10月《細胞生物學》復習資料:微管組裝
06-21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