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1、瞿秋白在中國現代散文開創期的兩本散文集:餓鄉紀程、赤都心史。
2、中國現代散文即是中國現代社會變革的“詩史”,也是中國現代散文作家的“心史”。
3、孫犁以“真情”與“真象”的完美結合作為他散文所追求的藝術境界。
4、中國現代散文廣義概念:偏于議論的雜文;偏于記事的報告文學;偏于敘事、描寫、抒情相結合的記敘抒情散文三大類。
5、現代散文的發展受時代的限制:五四時期探求國家前進方向和探討人生問題的作品;30年代前期反映城鄉社會生活的作品;抗戰時期戰爭題材的作品。(文章合為時而著)。
6、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中國現代散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簡答、論述題:
1、散文的概念?
首先,它的最大范圍是指與韻文相對峙的一切散行文字;其次,是與詩歌、小說、戲劇相對而言的,它包括廣義的文學散文文體,或稱雜文學散文;最小的概念是狹義的純文學散文。大多數人采取第二種概念,既考慮體式的特殊性,又認識它社會功能的多樣性,以及思想傾向、審美特點、藝術風格的多元化優勢。
2、朱自清和魯迅的不同見解,指出的兩個根本事實?
①散文不是純文學;
②散文或雜文要侵入高尚的文學領域。
3、散文的優勢?
①體裁多樣,能迅速感應現實,能進行靈活戰斗;
②題材不拘,既可以反映重大斗爭,又能抒寫身邊瑣事具有多視角表示社會生活的功能;
③能準確、直接地表達作家的主觀情意;
④實用性強。
4、散文的共同特征?
①“真”。是最足以發揮個性、表現自己的文體;②“廣”。散文取材廣泛,可以表現有意義的、有意思的或有意味的思想。③“美”。散文又稱“美文”,散文的藝術美要求自然,也要求錘煉;語言要求質樸,也不摒棄文采;結構要求自由舒展,也不排除整飭精美。(具體見P4-6)
5、散文風格的美?
①有氣勢的美:剛勁、鋒利、豪放、雄奇、崇高、酣暢;
②有意境的美:含蓄、生動、典雅、清麗、雋永、委曲;
③有理趣的美:機智、瑰奇、縝密、幽默、滑稽、閑適;
④有神韻的美:沉著、纏綿、沖淡、灑脫、飄逸、曠達;
⑤有文采的美:樸素、綺麗、洗煉、敏縟、清新、奇崛;
⑥互有滲透交叉。
6、中國現代散文按題材的分類概括?
①五四運動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之前的第一個十年(海內外旅行記、游記;文學研究會作家群探索人生問題和對人生情味的體驗;創造社作家群和女師大出生的女作家為漂泊者的悲憤和哀歌,及作家們對“五卅慘案”和“三·一八”慘案的憤怒吶喊)現代散文家在個性解放后尋求國家民族前途和服務人生道路的復雜多樣的心情。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前夕的第二個十年間(一部分作家轉向人情世態的體察和生活情趣的玩味;另一部分作家回避險惡的政治環境,繼續前一時期旅行記、游記的題材,但心情大為異樣;一部分青年轉向內心的探索,寫出心頭的苦悶和希望;一部分傾向進步的作家著筆于侵略壓迫下的城鄉生活場景的描寫;廣泛反映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傳記文學、歷史小品、科學小品應運而生。③抗戰的八年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三年。(許多作家轉向報告文學和雜文的寫作;堅持寫抒情散文的作家,注意于描述上海“孤島”和后方社會的避難和流寓生活,表白苦悶的心情,迫切期待黎明;表現人生問題和抒寫自然山水的題材,因時局險惡,失去先前引人注目的位置,但也稍有創新;解放區的明朗天地,給記敘抒情散文還來蓬勃的朝氣)
7、中國現代散文開創期的表現手法和體式?
散文的表現手法和體式豐富多樣:①以個人所見所感為主,進行自由的記述、描寫和抒情,即所謂本色散文;②城鄉社會生活題材的增多,以小說手法寫成的散文增多;③內心題材的發展,用詩的手法寫成的散文增多;后兩種題材在30年代后持續發展,體式的互相滲透,表現手法的新變,加強了散文的藝術性傾向。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