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蘇聯時期小說文體理論鉤稽
1、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與文體學說
二十世紀蘇聯壇是形式主義學派、文藝社會學派和話語學派三分天下。文藝社會學派是從19世紀的歷史文化學派發展衍化而來的。三十年代初,他們提出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那察爾斯基是早期代表人物,他認為,馬克思主義可以從多種不同的角度看待文學:一是社會學觀點,即認為文學是社會現實的反映。二是美學的觀點,即研究文學如何用接特定的藝術手法和形式來反映社會。
關于小說文體的基本因素,高爾基提出了“鮮明地描寫事件的環境,活潑地表現2表現中的人物,選擇正確生動的語言”這三個方面,他認為環境、人物、語言是小說文體的基本因素。
2、藝術思維中的文體風格
利哈喬夫在1958年發表的《俄羅斯文學中的人》這部專著,揭開了風格、體裁研究的新一頁。赫拉欽科的藝術思維關切的是作家的創作個性。波斯彼洛夫也是從藝術思維的角度認識文學文體。三人都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藝學在70-80年代的重要代表。赫氏認為風格是作家創作個性的獨特表現,決定風格的三要素是創作對象本身的性質、作家對世界和生活的態度、讀者的鑒賞。
3、話語理論與文體學說
巴赫金是二十世紀蘇聯文藝學界的理論奇才。他看待文學的切入點也是藝術思維。他的小說文體理論離不開他的美學——詩學體系。
4、結構詩學與小說文體
洛特曼教授創立了結構詩學理論。他主張在形式和內容的統一中分析文學作品的思想結構。他把自己的理論體系稱為“結構詩學”,國際上稱為“塔爾圖學派”。這個體系由以下幾個支柱支撐:一謂功能說。他不把藝術作品當作技巧的總和,而視為獨具功能的結構系統。他把整個人類文化看成統一的整體,是結構的最高層次。二謂模式論。他首先認為,藝術家從宏觀著眼、微觀入手,對客體進行綜合性概括,是構筑藝術模式的前提。二、藝術模式與現實客體不能等同,只能近似。三、洛特曼的藝術模式不排除文本的思想內容。三謂符號學。他認為,藝術模式要發揮效用,必須借助于符號系統以傳送信息。
關于藝術文本這個符號系統,洛特曼認為它是由語言系統和文學系統這兩種代碼組成的。
文學文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自主性,文學文本內部各要素、各子系統按統一規律處于完整的結構之中;二是界限性,指文學文本符號有別于其它各種物質符號,以突出文學符號的特征;三是傳達性,指文本符號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以表達某種觀念。
洛特曼對語言符號作了自然語言和藝術語言的區分。自然語言是人們用以進行交際的材料,藝術語言是在自然語言基礎上形成的第二性語言,是以特殊方式組成的語言。
洛氏還將語義學的概念引入符號學。語義學是研究各種符號和符號體系之涵義的他學說。他的理論思維一直沿著形式——結構——符號這個流向發展,未曾跳出形式主義的藩籬。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新聞批評與正面宣傳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