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詩經,小蚊》: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毛傳》“爭為近言”是語序的解釋。
《左傳,昭公十九年》:私族于謀而立長親。杜預注:于私族之謀,宜立親之長者。這也是解釋語序的。
二十七、《左傳,哀公十三年》諺所謂“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謂矣。 杜預注:言靈王怒吳子而執其弟,猶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這是用解釋語序的,是用常見的語法結構形式來說明特殊的語序的。杜預的意思是說,“室于怒,市于色”按一般的語序應為“怒于室,色于市”(在家生了氣,到街上去發作)。
二十八、56頁,簡答:語序的作用?第一種,是借助語序表示客觀事物在主觀感觸上的先后。如《孟子,盡心》篇“若崩厥角稽首”,一般的語序是“厥角稽首若崩。”這里的“若崩”放在句首,是重點強調聲音,也就是先“緣耳而知聲”,次“緣目以知形”。第二種,為了重點突出,緊接上文,而顛倒語序。如《左傳,公元年》:“為吳太伯,不亦可乎!猶有令名,與其及也。”杜注:言雖去猶有令名,勝于留而及禍。接正常的語序應是“與其及也,猶有令名”。這里因為勸說申生應該權衡利害,遠離晉國,所以在提出“為吳太伯”之后,就緊接著強調這樣做“猶有令名”,而把“與其及也”這種不利的做法放到期其次的地位。第三種,為了協調聲律而改變語序。如《詩經,小雅,節南山》: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小人殆。這里本應該說:“無殆小人”。因為“殆”與“已”“子”“仕”諧韻,所以變換了語序。
二十九、清代訓詁學者往往是在分析語言結構的基礎上去訂正前人的錯誤注解。
三十、翻譯:《小雅,棠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毛傳》:求矣,言求兄弟也。譯:原、隰雖然是人們聚集的場所,但人們所求的是兄弟。
翻譯:61頁,《小雅,吉日》漆沮之從,天子之所。譯:從漆沮那里驅趕禽獸,把禽獸趕到天子的獵場去。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領導科學》復習筆記(第四章)
08-18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翻譯復習資料(8)
10-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技巧
08-302022年浙江自考英語(二)語法及課后翻譯復習資料(11)
10-1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審美發生的特殊標志
09-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傳播對象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清末學前教育的實施
06-042022年浙江自考《高級英語》復習資料(13)
09-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學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