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要點
1、真實是新聞的生命
內容真實是新聞存在的基本條件,也是對新聞報道的基本要求。新聞一旦失實,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基本條件。真實不但是新聞存在的基本條件,還是新聞特有的優勢所包新聞之所以被公眾相信和接受,關鍵在于它們的真實性。真實性是一切新聞傳媒普遍提倡和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世界上的新聞機構,無論是資產階級的還是無產階級的,都把真實性作為自己新聞報道所追求的首要目標和所遵循的首要原則。
二、關鍵術語
1.“根據事實宗描寫事實。”
這是馬克思關于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的名言。馬克思在辦報實踐中十分注意堅持真實性原則,他在主編《新萊茵報》期間,嚴格堅持報紙要用事實說話,對任何不真實的報道都毫不留情,并主張不應當“根據希望來描寫事實”。
2.“吹牛撒謊是道義上的滅亡。”
這是列寧關于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的名言。列寧指的是新聞報道要說真話,向公眾全面報道和闡明事實的真相,吹牛撒謊必然導致自身的失敗與垮臺。
3.“不偷、不裝、不吹。”
這是1945年4月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毛澤東告誡全黨同志的話。毛澤東指出新聞宣傳要說實話,說真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不懂裝懂。
4.“只有忠實于事實,才能忠實于真理。”
這是周恩來關于事實與真理關系的名言。他強調了事實對于真理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只有敢于面對事實的人,才敢堅持真理。
5.“客里空”
1947年,針對當時解放區一些報紙在土地改革宣傳中出現的失實報道和錯誤傾向,解放區新聞界開展了一場反“客里空”運動。“客里空”是當時蘇聯劇本《前線》中的一個慣于捕風捉影,編造新聞的記者的名字,此后成了虛假報道的代名詞。
三、重點講解
1.真實是新間存在的基本條件
根據陸定一同志的新聞定義,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這就是說,在事實和新聞之間,是先有事實,而后才有新聞,事實是第一性的,新聞是第二性的,事實是新聞的本源,是決定新聞存在的基礎,新聞只是事實的報道,是對客觀事物的描述和寫真。這是唯物論者對新聞本源問題的基本認識。按照這一基本認識,一切新聞報道就必須如實地報道事實的真相,客觀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如果新聞報道的不是客觀存在于物質世界中的事實,而是報道者的主觀想象和臆造,那么,新聞也就不成其為新聞,而只能是文學或是別的什么東西了。因此,內容真實是新聞存在的基本條件,也是對新聞報道的基本要求。新聞一旦失實,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基本條件,也違反了新聞報道的基本要求。
2.真實是新聞特有的優勢所在
新聞之所以能贏得廣大讀者、聽眾和觀眾的青睞,能被他們所歡迎、所接受,并成為他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向導和鼓舞力量,關鍵在于它是真實的,在于它在人們心目中是可信的。新聞機構通過自己精心采集和制作的新聞報道,每日每時不間斷地向受眾提供和展現客觀世界萬事萬物變動發展情況的真實圖景,來幫助受眾更好地了解新情況、新問題、新,掌握新、新思想。新知識,以便隨時調節自己的言論和行動,更自覺、更有效地執行,開展工作,安排勞動和生活。真實的新聞成了人們須臾不可缺少的精神向導、政策指南、生活助手和知識的百科全書。因此說,真實是新聞的一種特有的優勢。正是靠著這種優勢,它才能起到說服和教育群眾、影響和引導輿論、指導和推動工作、服務于各項社會事業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新聞如果失去了真實性,便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失去了發揮其功能和作用的條件,失去了產生社會影響力的內在因素,也就失去了自己特有的優勢。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William Butler Yeats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