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要點
1. 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群眾性原則的實質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如何對待群眾,是一個根本的立場問題、世界觀問題和黨性問題。堅持群眾性原則是共產黨人的一項根本原則。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群眾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在新聞工作中的應用和體現。
2、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群眾性原則的基本要求
(1)加大新聞傳播的群眾性內容:①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及時向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新聞與信息服務,為其行使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創造條件;②充分表達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當好人民群眾的耳目喉舌;③全面反映人民群眾的勞動生活,漚歌人民群眾的創造業績。
(2)提倡新聞報道的群眾性形式:①形式生動活潑多樣化;②語言通俗易懂大眾化;③風格鮮明潑辣個性化。
(3)實行新聞工作的群眾性方式:①充分重視群眾來信來訪;②堅持發表讀者(聽眾、觀眾)來信;③經常開展受眾調查。
二、重點講解
1.“人民的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
這是馬克思對新聞工作群眾性原則的重要論述。他指出,沒有這種條件,報刊就會萎靡不振。在馬克思看來,人民的報刊應當是屬于人民的。它體現人民的精神,表達人民的思想,與人民同甘共苦,同生同在,為人民表達輿論,仗義執言;它依靠人民的信任與支持生存和發展。馬克思為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群眾性原則奠定了理論基礎。
2.“要把機關報辦得生動活潑、生氣勃勃”“需要500、5000個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員”
這是列寧對于報刊工作的群眾性原則的重要論述。他除了強調黨的報刊要反映工人群眾的利益,充當工人群眾的喉舌外,還格外強調黨報工作要爭取工人群眾的支持。他堅持在報刊上發表工人群眾的來信和來稿,積極主張在工人群眾中發展通訊員,建立黨報的工人通訊員隊伍。列寧主張報刊注意挑選和擴充工農通訊員,建立和健全工農通訊員隊伍,以便了解各地情況,保持同群眾的聯系。
3.“《人民日報》是黨的報紙.也是人民的報紙。”
這是1986年7月2日,《人民日報》在為紀念改版30周年致讀者的社論《我們的心愿》中的重要觀點。它充分表明了黨要將自己的機關報辦成人民的報紙的鮮明立場。
三、難點解析
1.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群眾性原則的實質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如何對待群眾,是一個根本的立場問題、世界觀問題和黨性問題。堅持群眾性原則是共產黨人的一項根本原則。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群眾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在新聞工作中的應用和體現。這一原則的理論依據是: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群眾作為國家的主人,同時也是新聞事業的主人,國家的新聞事業從根本上說都屬于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最高宗旨和最終目的,而新聞事業的全部工作也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監督來完成。這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群眾性原則的實質所在。
2.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群眾性原則的基本要求
群眾性原則涉及的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中的群眾意識、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問題。它要求新聞工作者應當具有群眾意識和群眾觀點,應當堅持群眾路線。它要求新聞傳播具有群眾性內容,新聞報道具有群眾性形式,新聞工作實行群眾性方式,走群眾路線。
(1)加大新聞傳播的群眾性內容
所謂群眾性內容,是指新聞傳播要提供群眾所需要的各種新聞與社會信息,反映群眾的實際生活和勞動業績,滿足群眾獲知、信息服務及輿論表達的需要,這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群眾性原則在新聞傳播中的基本要求。
①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及時向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新聞與信息服務,為其行使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創造條件。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他們擁有參政、議政,對黨和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行輿論監督的民主權利。一切新媒介都應當通過每日不間斷的新聞報道,及時向人民群眾報告國內外發生的各種重大情況,報告有關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以及各種重大決策的制定情況,使人民群眾能及時、準確、直接、具體地了解到國際、國內形勢及黨和政府工作的真實情況,以便更有效地行使自己參政、議政和進行輿論監督的民主權利。新聞媒介向人民群眾提供的信息除了涉及國內外重大事件的新聞信息外,還包括經濟。科技、文化娛樂和社會生活的各種信息,要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各方面的信息需要,使他們借助這些信息更好地勞動、工作、學習和生活。
②充分表達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當好人民群眾的耳目喉舌。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工作都應當以維護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新聞事業自然也應當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崇高職責,要時時、事事、處處站在人民的立場,熱情關心和體諒人民群眾的疾苦,充分表達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同一切侵犯和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作堅決的斗爭,真正當好人民群眾的耳目喉舌。
③全面反映人民群眾的勞動生活,漚歌人民群眾的創造業績。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承擔者。他們每天通過自己的勞動描繪著社會主義新生活的壯麗圖景,創造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光輝歷史。他們是社會生活與社會變革的主體,是國家的真正主人。
(2)提倡新聞報道的群眾性形式
所謂群眾性形式,是指新聞報道要充分考慮群眾接受新聞的心理習慣和能力、水平,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報道形式進行新聞傳播和思想宣傳,力求做到通俗化、大眾化、多樣化和個性化。
①形式生動活潑多樣化。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好的報道形式,有助于受眾對報道內容的接受和認知。新聞報道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從體裁上講,消息、特寫、通訊、評論、調查報告、記者述評、新聞分析、報告文學等等均可采用。新聞工作者要根據報道內容和讀者的喜好選擇恰當的報道形式。從報道手法上講,要注意多用來自群眾實際生活的具體的事實說話,多用群眾喜歡的輕松活潑的文字和版面語言報道和評述新聞;要盡可能地采用能吸引群眾直接參與其中的報道形式;要不斷變換報道手法,盡可能吸收一些新的報道形式。
②語言通俗易懂大眾化。報紙要語言通俗易懂,大眾化是重要的條件。真正群眾性的新聞語言應當做到生動具體、新鮮有趣。親切平和、簡潔明快,使人讀來感到有味道,愿意讀。
③風格鮮明潑辣個性化。新聞報道最忌死板老套,千篇一律,毫無個性。毛澤東在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中,就鼓勵該報保持“尖銳、潑辣、鮮明”的優點。一家真正具有群眾意識和群眾觀點的媒體,應當具有自己鮮明的個性,形成一種為群眾所認可、所喜愛的好的文風。
(3)實行新聞工作的群眾性方式
所謂群眾性方式,是指新聞工作要貫徹執行群眾路線,要依靠群眾的支持和幫助辦好新聞事業。具體說,就是要堅持“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方針,實行專業人員和通訊員及廣大群眾相結合的方式,真正使新聞事業成為全體人民群眾共同的事業,使新聞工作依靠全體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來齊心完成。具體方式有以下二些:
①充分重視群眾來信來訪。讀者來信來訪往往能最直接、最真實地反映輿情,代表民意。這是新聞事業加強同群眾聯系的有效形式,也是黨政機關了解民意,掌握輿情的重要渠道。新聞單位一定要以滿腔的熱情和高度負責的精神做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這項工作決不僅僅是群眾工作部門的事,而應當成為全體工作人員共同關心并努力去做好的事情。
②堅持發表讀者(聽眾、觀眾)來信。新聞單位一定要提高到群眾路線的高度來認識這一工作,不但要精心選擇典型性的讀者來信適時發表,而且要注意督促有關部門重視讀者來信中提出的問題,負責任地作出答復和協助解決。這樣做,不但密切了同群眾的聯系,而且也提高了媒體的聲望。
③經常開展受眾調查。人民群眾是新聞傳播效果的直接感受
者和最終檢驗者。開展受眾調查是媒體了解群眾對自己工作的批評和建議,以便適時調整報道計劃,改進報道工作的有效途徑。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William Butler Yeats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