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及思想基礎
(一)主要著作
皮亞杰是當代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日內瓦學派的創始人。在日內瓦創立了“國際發生認識論研究中心”。主要著作有《兒童的語言與思維》、《兒童的道德判斷》、《兒童的智力起源》、《智力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結構主義》、《發生認識論》等。教育學著作有:《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了解即發明,教育的未來》。
(二)思想基礎
在哲學上,皮亞杰受康德影響較深。他的“圖式”概念淵源于康德的“先驗圖式”。
在自然科學上,皮亞杰早年受生物學的影響很深。如達爾文的“適應”概念,成為皮亞杰理論中的核心概念,他將達爾文的被動的適應發展為主動的調整與同化。
在心里學上,格式塔心理學關于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的理論、發展心理學家中霍爾的復演說、瓦隆的兒童發展階段理論,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談話診斷發等都對皮亞杰有所影響。
在教育學上,皮亞杰深受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倍爾、蒙臺梭利、杜威等人的影響,尤其是20世紀上半期兒童中心主義教育思潮中的內發論、兒童中心論、活動教學等觀點對他影響很大。
二、發生認識論的基本觀點
皮亞杰的學前教育觀是以其兒童心理學理論作為基礎的。皮亞杰兒童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是“發生認識論”。所謂“發生認識論”是關于兒童智力(思維)發展的結構理論,其探索和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兒童出生后,認識是如何形成、發展的,受哪些因素所制約,其內在結構是什么,各種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維結構是如何先后出現的等問題。
(一)兒童認識結構與智力發展
1.結構與結構主義
結構和結構主義是皮亞杰理論的邏輯起點。
所謂結構,也叫整體、系統或集合,“是具有整體性的阿若干轉換規律組成的一個有自身調整性質的圖式體系。”結構具有三個基本性質,即整體性、轉換性、自我調整性。
2.兒童認知結構與智力發展
皮亞杰依據結構主義的基本原理,從研究兒童智力與思維的整體發展著眼,提出“發生認識論”,主要研究兒童認識發展的過程和結構,該理論包括四個基本概念:圖式、同化、調節、平衡。
(二)動作——認知的基礎結合點
皮亞杰認為,形成主體的認知結構或認識課題結構的基礎是主體的“動作”。主體“動作”在皮亞杰的學說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所以皮亞杰理論被成為是一個動態的“建構”理論。
(三)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主要有四種:成熟,物體,社會和平衡化。他認為平衡化在兒童心理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四)兒童思維發展階段理論
1.兒童思維發展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
2.兒童思維發展階段可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三、兒童教育的目的、原則和方法
(一)教育目的
皮亞杰認為教育目的是發展智力和道德。智力與道德的發展是相互聯系的,道德的發展離不開智力的發展,智力的發展是道德發展的前提。
皮亞杰對傳統的教育目的觀進行了批判,認為,教育目的必須經過系統地研究,用科學的觀點來確定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應當服從“社會科學可以分析的規律”,其次,更是“心理學的職責”,因為心理學作為方法論,制約著目的的選擇。形成和發展兒童的智力——認知結構,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務。
(二)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
原則一:教育應配合兒童的認知發展順序:1.配合兒童的認知發展順序,編制課程;2.為兒童提供的教材,以部顯著超越其現有的認知發展為度;3傳授教材時,重點不宜放在加速兒童的學習進度上。
原則二:以兒童為中心,搭理發展兒童的主動性。
原則三:強調興趣與需要的重要性。
原則四:重視活動在教育中的作用。
原則五:善于應用認知沖突,推動兒童思維發展。
原則六:重視兒童之間交往及影響的教育意義。
四、論兒童道德發展與道德教育
(一)兒童道德發展的階段性特點
0~2歲,這個時期在認知發展上屬于感知運動時期。就道德發展而言,則屬于道德情感萌生階段。
2~6、7歲,這個時期在認知發展上屬于前運算時期,是兒童道德發展的最初階段,可稱作道德的“他律”階段。“他律”是指兒童的道德判斷守他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所制約和支配。
6、7~11、12歲,這個時期屬于具體運算階段,在道德發展上,則是屬于“自律”階段。
11、12~14、15歲,這個時期屬于形式運算階段,在道德的發展上,則屬于“公道”階段。
(二)皮亞杰道德教育理論主要特點
1.肯定了兒童認知發展是其道德發展的必要條件。在皮亞杰看來,無論是兒童道德判斷、道德情感,還是對道德規則的學習和理解都要受到認知水平的制約。
2.豐富和發展了兒童道德發展的階段理論,并確定了教育的適當作用。他指出:兒童的道德發展階段是一個不可跳躍的和不可逆的連續過程,把這一過程概括為“自愛——他律——自律——公道”等階段,并對各階段道德發展作了詳細論證。
將皮亞杰有關理論引申到道德教育上,具有多方面的指導意義。第一,兒童道德認識的提高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作為教育者應很好地理解兒童,努力使德育內容適合兒童的認識水平,不能超越發展階段對兒童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第二,發展智力是提高兒童道德認識的必要條件;第三,發展自我評價能力是提高道德認識的一個重要方面。
皮亞杰的道德發展理論除可以給人們以極大的啟示外,也存在著某些不足:(1)偏重從認知發展的角度研究兒童的道德發展,但忽視道德行為,特別是良好的習慣行為在德育中的意義。(2)護士了不斷變化或不同背景下的社會道德標準對形成兒童道德判斷的影響。
五、皮亞杰學前教育理論的影響及歷史地位
皮亞杰畢生致力于從事兒童智力發展的研究,為20世紀兒童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實驗資料和理論指導。
皮亞杰在當代最心科學成就的基礎至上創立了認知結構主義兒童心理學理論。這是一個動態的建構理論。皮亞杰的兒童學前教育理論是自19世紀西方開始教育心理學化運的以來最重大的心理學成就之一,也是當代影響最大的兒童心理學理論,其教育理論影響也很大。當然,皮亞杰理論也并非完美無缺。他強調圖式,而對反映重視不夠;強調生物適應和兒童主體認識的能動性,而對社會作用。社會因素在兒童認知發展中的重要性重視不夠;強調兒童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征和穩定性,而對兒童思維能力的個體差異重視不夠。集中到主要一點是:注意到內在的發展,而對社會(包括政治經濟)對個體發展的影響重視不夠。另外有的學者對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的某些結論有不同的看法,學者總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前進的。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4年4月浙江自考護理學研究名詞解釋總結五
12-2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秘書實務》復習資料(三)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