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希臘戲劇的起源與演變
古希臘戲劇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劇起源于祭祀活動中的“酒神頌歌”,喜劇起源于祭祀活動最后的狂歡。
酒神祭祀原來在農村,公元前7世紀后傳入城市,內容和形式也不斷發展;公元前5世紀悲劇的程式結構基本形成。雅典人忒斯庇斯是把酒神頌化為悲劇的第一個悲劇詩人。
二、古希臘悲劇的結構程式
戲劇表演和合唱隊的歌唱是悲劇的兩個基本成分。
每部劇作分為4部分:開場、進場曲、戲劇場面和合唱歌、退場。
悲劇一般采用“三聯劇”形式,即三個劇相對獨立,而在情節、人物上又是連貫的。
三、三大悲劇詩人的創作
“古希臘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代表作為三聯劇《普羅米修斯》中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該劇塑造了一個反抗暴君,具有民主精神,為了人類的幸福而寧愿受苦的英雄,被馬克思譽為“哲學日歷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
“戲劇藝術的荷馬”——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普斯王》表現了人的意志與命運的沖突。全劇結構復雜,布局嚴謹,運用動機與效果相反的手法。被亞里士多德譽為戲劇藝術的典范。
“舞臺上的哲學家”——歐里庇德斯。代表作《美狄亞》塑造了一個有勇有謀,有強烈反抗精神的女性,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三大悲劇詩人的命運觀的比較——埃斯庫羅斯把命運看作具體的神物,認為命運支配一切,神也不例外。索福克勒斯把命運看作地種超乎人類之外的抽象觀念,命運雖不可抗拒,其正義性和合理性卻可以懷疑;正直堅強的英雄敢于與世隔絕命運抗爭雖值得同情歌頌,卻只能以悲劇收場。歐里庇得斯認為人的命運取決于自己的行為。
四、一大喜劇詩人
古希臘喜劇多取材于現實生活,比悲劇現實性強,表演形式輕松,主題卻是嚴肅的。
阿里斯托芬被譽為“喜劇之父”。其喜劇觸及當時許多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被恩格斯稱為“一個有強烈傾向的詩人”。《阿卡奈人》涉及反戰主題,《云》嘲諷詭辯哲學,《鳥》表達烏托邦思想,是流傳至今唯一以神話為題材的喜劇作品。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十章
09-19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學串講資料:公共管理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