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培爾(FriedrichFloebel,1782~1852)是德國19世紀著名的教育家,他因首創“幼兒園”名稱,并積極設立幼兒園機構,而在世界幼兒教育上享有盛名。他被認為是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學前幼兒教育理論、幼兒活動方法以及為幼兒設計的許多游戲和玩具,對近代、乃至現代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福祿培爾的生平及教育活動
福祿培爾出生在德國一個信奉路德新教的牧師家庭,自幼受到宗教影響。他的童年也是歷經各種苦難的。他的母親在他出生9個月后便離開了人世。他從小沒有受過系統的正規教育,10歲上學,中學沒有畢業便開始做學徒。但他勤奮好學,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數學、植物學等,對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從事教育工作后,他經常回憶自己的童年時代,認為一個教師應當經常地回顧自己的童年,以便從中悟出教學工作的原理。以后他又試過許多職業,做過見習林務員、保險統計員、建筑師等。1800年,在別人的資助下,他進入德國耶拿大學學習,深受德國哲學家費希特和謝林思想的影響。但由于缺少資金,兩年后他中斷了學業。以后他又在農場和林場任職。在一次教學活動中,福祿培爾非常投入,他終于找到了自己向往以久的教學工作。他說,我好像找到了自己從不知道但一直向往的東西,好像我的生活終于發現了它的本來面目。為了搞好教學,他曾去瑞士的伊佛東訪問裴斯泰洛齊,做見習教師。回國后,他采納了裴斯泰洛齊的一些教育方法,如適應自然,設立自由的學校環境,進行實物教學等,并開始研究游戲對兒童身體發展和握知識的意義興問題。1811年,福祿培爾又進入大學,學習謝林的哲學思想,并把謝林的思想作為自己教育思想的基礎。
1817年,福祿培爾在家鄉開辦了一所初等學校,進行兒童活動和自我發展的實驗,并采用一套綜合的課程體系教育兒童。在這所學校實驗的基礎上,1826年,福祿培爾寫了《人的教育》一書,闡述了關于兒童教育的基本主張。1829年,他的學校被懷疑鼓吹自由、革命,被迫關閉,福祿培爾本人也離開德國來到瑞士。在瑞士期間,他擔任一所孤兒院的院長,教育4—6歲的兒童,并研究幼兒的游戲、玩具及幼兒歌曲等。1836年回國后,福祿培爾的工作完全轉向學前幼兒教育。1837年,他在家鄉附近設立了一所學齡前兒童教育機構,并于1840年將它正式命名為幼兒園。從此,他把整個生命都投入到幼兒教育事業中去。在長期的研究中,他形成了一套包括幼兒游戲與唱歌、玩具“恩物”以及作業的幼兒教育體系,對德國乃至歐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843年,他出版了幼兒教育專著《慈母曲及唱歌游戲集》1848年,福祿培爾積極參加德國進步教師的革命運動,呼吁政府撥款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1851年,普魯士政府以反對自由運動為名,禁止開辦幼兒園,福祿培爾極力抗爭,但毫無結果。1852年,福祿培爾便去世了。1861年,他的有關幼兒教育的著作,經友人編輯出版,名為《幼兒園教育學》。
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學基礎之上的。在哲學方面,福祿培爾接受了謝林的“宇宙精神”的觀點。所謂“宇宙精神”,在謝林看來,就是絕對精神,就是神的意志。它是自然界、人類和人類精神生活的基礎,宇宙間的萬物都是神的意志的外化表現,它們在發展過程中都服從于統一的法則。與謝林的思想相一致,福祿培爾哲學的核心就是強調上帝為萬物的統一體,其含義是萬物都受上帝的統一法則所支配,同時,萬物又都通過自身的存在反映上帝。他在《人的教育》中一開始就指出,世上的萬物都存在著一種統治它們的永恒的法則,萬物的生命和實體的存在都有賴于上帝這個神圣的光輝在它們身上的反映。例如,石頭體現著訓誡,溪流體現著圣經。福祿培爾把一切事物與上帝結為一體,并賦予一定的靈性,具有積極活動的精神,體現了泛靈論的思想,但也為研究和認識人提供了條件。從這個認識出發,福祿培爾提出了普遍性、個體性和差異性統一的思想。他認為,上帝所創造的一切事物都是某個更大整體的一部分,而最終都是上帝這一最大整體的一部分,這是事物的普遍性;每種事物都有自己特殊的生活,這是它的個體性;而每種事物內部都包含著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性質,這是事物之間的差異性。因此,對上帝的認識,既可以通過對個別事物的特性來認識,也可以通過對不同事物的差異性來認識。在福祿培爾看來,人本身具有神的統一性、自然的差異性和人的個性的三個方面的統一,人的本質是這三個方面的完美體現,這就突出了人在世界上的地位。福祿培爾的哲學思想奠定了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二、論教育的兩個原則
在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中,“教育適應自然發展”是一個重要的原則。他把人和自然都作為一個共同存在、密切聯系的“實體”看待,并賦予神秘主義的色彩。一方面,他認為,人和自然都有自己的發展過程,不過,人生來是善的,具有一定的天性和能力,教育應當適應人的先天本性的發展。他說:“青年一代作為自然的產物,仍在創造發展過程中,其本身是非常好的,同時,我們也應適應他的情境、他的性向和能力。”另一方面,他認為,人和自然都受同一規律的支配,這種規律就是上帝的神圣法則。因此人的發展應與自然的發展聯系起來,使教育適應自然的發展。他說,把自然界的發展與人的發展相比較,對于自我認識和對自然及他人進行教育就目的要求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給我們明確了人的發展與教育的關系,并肯定了執行時應提出的種種不同的要求。在他看來,教育適應自然的發展,在于反對違反自然的人為干涉的教育,使人像自然那樣按照其本性發展。他說“我們對待自然界事物往往遵循了正確的道路,但在對人當中,卻不免走入歧途。”他主張,教育上應堅持“被動的和順應的”原則,按照兒童的天性進行自然的教育。福祿培爾認為。人本性表現為四種本能,即活動的本能、認識的本能、藝術的本能和宗教的本能。其中活動的本能最為重要,而且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它會發展為“創造”的本能,因而,在教育中要順應兒童的本能,而不是壓抑兒童的本能,讓其得到健康的發展。
受謝林唯心主義哲學的影響,福祿培爾認為,宇宙間萬物都是神創意志的體現,自然界的萬物和人都包含著“神的本源”。因此,人的發展還是一種神本源的發展。他說:“一切教育、學習和教學的惟一最終目的,是培養人的原有的神性,使他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從人性中體現出神性。”這種發展體現在人的身上就是一種“自動”的發展,人的“自動”發展是教育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則。福祿培爾認為,這種“自動”發展是個體利用自我能動的力量,通過內部表現于外部和外部表現于內部的兩個階段實現的。所謂內部表現于外部是指人的內部需要或內部存在通過外部的形式表現出來;所謂外部表現于內部是指人對外部事物的積極認知和獲取,使外部的東西成為內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一個階段,個體的活動本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第二階段,個體的創造性本能成為個體發展的主要力量。人的“自動”發展實際上是人的內部力量主動發展的過程。福祿培爾關于人的“自動”發展的研究對于認識人的發展的內部動力,認識人的發展與外部環境的關系,認識兒童的主動地位與教育作用的關系,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是,福祿培爾對兒童內部力量的認識具有濃厚的神學色彩。在他看來,神的本源具有自我體現的特征,因而人的發展是通過其內部力量展現神本源的過程。福祿培爾把人的自動發展歸結為神本源的發展,反映出他的教育思想的唯心主義傾向。
福祿培爾之所以提出人的“自動”發展的教育原則,還在于反對舊教育對兒童的束縛。在他看來,舊教育從兩個方面束縛兒童的發展:一方面它通過提供兒童一定的生活方式的模型,讓兒童按照規定的方向完成人性的發展;另一方面它又通過強制的命令和訓練,使兒童的發展走入歧途,這些都是違反人性的。他認為,由于人的發展是一個自動發展的過程,因而,人的發展是不應受到壓抑,受到限制的。但福祿培爾并沒有因此使兒童的發展絕對自由化,而排斥外部力量對兒童發展的作用。他認為,在兒童幼小時由,他的內部力量還處于潛在狀態,需要身外力量的喚起,使其活躍起來,但這種喚起必須以促進兒童的自由發展為準則。他說:“良好的教育,正確的教學和真正的訓練,必須應喚起自由,法則喚起自決,外在的強制喚起內部的自由意志。”福祿培爾用兒童力量的“潛在狀態”說明兒童早期發展的特點,以反對教育的成人化傾向;用教育的“喚起”’作用,說明教育的啟發作用,以反對教育的強制性,這表明他注意到了兒童發展的特點和教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這對于深人認識人的發展和教育活動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此,他主張要認真研究人的本性,通過所獲取的認識,為兒童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教育條件。他說:“只有對人和人的本性的徹底的、充足的、透徹的認識,根據這種認識,加以勤懇的探索,自然地得出有關養護和教育人所必需的其他一切知識以后,……才能使真正的教育開花結實。”
為了更好地發揮教育的作用,福祿培爾研究了兒童的發展過程,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嬰兒期、幼兒期和學生期。他認為,在早期,兒童內部的本能沖動處于睡眠到覺醒的過渡狀態,教育要按照兒童的本性給予正確的對待,讓兒童自由地運用他的體力和能力。以后。兒童內部的各種本能覺醒,先是通過活動,使“內部的東西成為外部的”,之后,再通過學習,“使外部的東西成為內部的”。兒童通過活動來顯示自己內部的愿望和力量,在活動中就會表現出一種積極的狀態。因此,福祿培爾認為,教育不應是命令、灌輸、服從和靜聽,而應是兒童積極的參與和配合,并得到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在他看來,不同的教育手段對兒童的影響和作用是不同的,只有能夠“喚起”兒童“自動”發展的教育手段才是良好的教育手段。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從兒童的本性出發的,教育的內容應該是生動的,教育的方法應當是啟發式的,教育的形式應當是動態的,從而,不斷喚起兒童的情感和需要,使兒童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福祿培爾關于兒童發展與教育手段關系的論述豐富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內容。
三、論學前幼兒教育
學前幼兒教育是福祿培爾一生主要從事的事業,也是他最有成就、最有影響的事業。他系統地研究了幼兒園教育活動,在實踐中創立了學前幼兒教育體系,使得學前教育開始從教育學科中分化出來,他因此被稱為“幼兒教育之父”。
福祿培爾十分重視人的早期教育,認為幼兒時期對人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對于自然、家庭以及社會關系的認識都取決于這個時期的生活。如果兒童在幼兒時期受到不良的教育,那么在以后的發展中,他將需要以極大的努力去克服由這種教育所造成的損害。因此,從幼兒時期起,“真正的人的教育就開始了”。
由于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教養,因而,福祿培爾也十分重視父母在家庭中的教育作用。他認為,在這一時期,孩子和教育是完全托付給母親、父親和家庭的,父母在家庭中對兒童的個長和發展負有重要的責任。但同時他又認為,由于大多數父母缺乏足夠的幼兒教育的知識和訓練,不能很好地承擔教育者的任務,因此,社會有必要建立專門地教育幼兒的機構——幼兒園,以幫助家庭對幼兒進行合理的教育。1837年,他創立了德國第一所幼兒學校。該學校設在山林中,風景如畫,環境優美。他把兒童比做植物,把教師比做園丁,把學校比做花園,以后這所學校正式命名為“幼兒園”。同時,他還開辦了講習班,訓練了大批的幼兒園教師。
福祿培爾非常重視對幼兒園教育的研究。他認為,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發展幼兒的感覺,擴大對周圍生活的認識,發展語言和創造力,以及進行初步的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他認為,幼兒園的任務主要是通過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活動完成的,因而,幼兒園應重視幼兒的游戲、活動以及教具和作業的設計。
關于游戲、活動以及教具的設計,福祿培爾吸收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的要素教育思想,但他不同意裴氏把系統的知識分解成孤立要素,為兒童提供支離破碎的東西的做法,而主張教育一開始就應為兒童提供全面而有興趣的活動,而且這種活動應當是系統的、漸進的、統一的。他認為,“思物”就是依據這種思想為幼兒進行游戲和其他活動所設計的一套教具。“恩物”是上帝恩賜物的簡稱,它也意味著成人送給兒童的玩具。恩物通常有六種。第一種是六個不同顏色的毛線球。福祿培爾認為,球是一切教具中最有價值的,它是萬物統一的象征,也是兒童天性統一的象征。而球對于兒童身心的發展更具有作用,球的不同顏色可以發展兒童對顏色的分辨能力;兒童抓球玩球,可以發展兒童手的活動技能;成人甩動小球或用它與孩子做游戲,可以發展兒童的空間觀念,如上下、前后、左右以及肯定和否定——有和沒有——的觀念等。第二種恩物是木制的球體、立方體和圓柱體,幫助兒童認識物體的形狀和幾何形體。第三種是用八個同樣大小的小立方體組成的一個大立方體。第四、五、六種思物都是一個大立方體,可以分割成大小和數目不等的小立方體、長方體、三角體等。這后四種思物主要是幫助兒童認識部分和整體,以及二者的關系。除了上述六種思物以外,福祿培爾還主張使用各種紙片、小木棒和小珠等,認為這些材料也可以為兒童提供各種學習活動。
在福祿培爾的幼兒教育體系中,游戲和作業也是重要的教育途徑。他認為,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游戲不僅能增強兒童的體力,還可以發展智力和品德,而共同游戲還可以形成兒童節制、友愛、勇敢等良好品質。福祿培爾為兒童編制了多種游戲活動,其中有以“恩物”為代表的玩具游戲,也有模仿自然現象或成人生活某些動作的游戲,如“小河流水”、“蝸牛”、“旅行”等。作業主要是一種用于教學的教育活動形式,種類很多,主要有繪畫、紙工、用小木棒或小環拼圖、串聯小珠、刺繡等。福祿培爾認為,通過作業活動,可以擴大兒童對于多種圖形的認識,幫助兒童認識點、線、面,并練習它們去組成整體。另外,福祿培爾認為,作業還應包括一些勞動活動,如初步的自我服務和照料植物等,并開辟勞動園地,組織兒童共同或單獨進行栽種。
總之,福祿培爾的幼兒教育思想是對19世紀西方幼兒教育積極探索的產物,其中提出的許多思想和見解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他的幼兒教育思想的形成,標志著西方近代幼兒教育理論開始從教育理論體系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福祿培爾的幼兒教育思想對近代、現代學前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William Butler Yeats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聞學概論復習筆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