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作主導思想
狄更斯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他同情下層人民的生活和命運,遺責造成人民痛苦的統治階級及其制度,但同時又主張通過“小人物”的溫情、道德感化來改造社會和資產者。
二、創作分期及文學成就
1.第一時期(1833-1842):在憲章運動影響下,作者對英國社會抱樂觀態度,認為社會弊病可以通過改良的方式得到解決,把希望寄托在“仁慈的富人”身上。
《匹克威克外傳》中的同名主人公是狄更斯早期創作中“仁慈的富人”的代表。
《奧列弗·退斯特》是狄更斯第一部寫兒童命運的作品。
2.第二時期(1843-1850):英國社會矛盾激化,促使作家思想發生變化,作品揭露的范圍擴大,批判力度加強。
《董貝父子》是狄更斯創作的轉折點。他開始把社會罪惡與社會制度聯系起來,早期小說中“仁慈的富人”形象不復再現。
《大衛·科波菲爾》是一部自傳性作品。
《圣誕故事集》宣揚寬恕仁慈、平等博愛、忍讓順從、棄惡從善的人道主義思想,體現了作家心儀神往的“圣誕精神”。
3.第三時期(1850-1870):作家透過表現繁榮現象看到的尖銳的社會矛盾。作品題材的范圍和批判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艱難時世》是狄更斯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勞資矛盾的小說。它批判了當時流行的功利主義哲學和曼徹斯特經濟學。國會議員和教育家葛雷硬鼓吹功利主義哲學,結果自己的兒女成為自己理論的犧牲品;工業資本家龐得貝專橫、狡詐、冷酷、唯利是圖,,拼命壓榨工人,暴露了功利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作品對工人運動領導人的丑化,體現了作者人道主義思想的局限性。
三、《雙城記》
1.主導思想:人道主義
進步性:揭示了法國大革命的必然性和正義性。表現了人民群眾在大革命前的苦難,以及在革命迸發出的巨大力量。
局限性:反對暴力革命,對法國大革命有所歪曲,對革命者有意丑化,極力描寫這場革命的瘋狂性和盲目性。
宣揚用仁愛、寬恕、利他主義、自我犧牲的精神來消除仇恨,進而拯救整個社會的改良主義思想。
2.人物形象
梅尼特醫生:是作者筆下理想的人道主義典型。他學識淵博,正直善良,疾惡如仇。年青時不顧威脅利誘,向朝廷告發貴族罪行;被關進巴士底獄后寫下血書,發誓報仇;出獄后在女兒感化下變成博愛主義者。寬恕仇人的后代,同意其與自己女兒結婚。作者通過他的不幸遭遇向統治者提出控訴,又以他的仁慈博愛來調和社會矛盾。
代爾那:是具有仁愛精神和民主思想的貴族青年。
路茜:是愛的化身。溫暖了她周圍一切人的心。
得伐石太太:既是一個堅定勇敢的革命者,又是一個冷酷的“嗜血惡魔”,表現了作者對革命者的矛盾態度。
卡爾登:帶有浪漫主義幻想色彩,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幸福,代人上了斷頭臺。是人道主義的極致“利他主義”的化身。
3.藝術成就
情節結構復雜嚴謹。小說以梅尼特醫生的經歷為中心,將冤案、愛情和復仇三個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故事串連起來,并使之與故事發生的兩個城市相聯結。
大量運用對照手法。
廣泛運用象征手法。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4年4月浙江自考護理學研究名詞解釋總結五
12-2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復習資料: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方針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學前教育史學習筆記:史前社會幼兒教育的方法
12-0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西方行政學的產生
03-02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30年代文學小說創作
09-24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解放區文學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五章
09-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法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秘書實務》復習資料(三)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