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動
1923年創辦南京鼓樓幼稚園,親任園長。不久建立我國第一個幼教實驗中心,開展幼稚園的課程、設備、故事、讀法以及幼稚生應有的習慣和技能等項試驗研究。創立我國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1929年,中華兒童教育社成立,陳鶴琴被選任為主席。1928年任華人教育處處長。1940年創建我國第一所公立幼稚師范學校——浙江省立試驗幼稚師范學校。
陳鶴琴畢生致力于中國教育的改造和兒童的教育事業。他開創了我國兒童心理、學前教育的科學研究工作,并促使家庭教育科學化、幼兒師范教育系列化。陳鶴琴無愧于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幼兒教育專家。
二、活教育理論
“教活書,活教書,教書活;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體系,包括三大綱領:目的論、課程論、方法論以及教學原則、訓育原則等。
(一)目的論
陳鶴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這樣的人應該具備怎樣的條件:第一要有強健的身體;第二要有建設的能力;第三要有創造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態度。抗戰勝利后,他進一步提出“做人、做中國人、做世界人”,要“愛國家、愛人類、愛真理”。
(二)課程論
陳鶴琴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
(三)方法論
活教育方法論的基本原則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四)教學原則
陳鶴琴的教學原則可以概括為活動性原則、兒童主題性原則、教學法多樣化原則、利用活教材原則、積極鼓勵原則和教學相長的民主性原則。
(五)訓育原則
從小到大;從人治到法治;從法治到心理;從對立到一體;從不覺到自覺;從被動到自動;從自我到互助;從知到行;從形式到精神;從分家到合一;從隔閡到網絡;從消極到積極;從“空口說到”到“以身作則”。13條訓育原則。
三、論兒童的發展與教育
(一)兒童期對人生和教育方面的意義
他認為:“兒童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兒童期是發展能力的時期,一方面兒童期具有可以發展的性質,此即所謂可塑性活謂可教性。”從而認定“幼稚期(自出生到七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應當把幼稚期的教育當作整個教育的基礎。
(二)幼兒的心理特點與教育
陳鶴琴認為幼兒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好動。
2.好模仿。
3.好奇。好奇心不是永久不變的,是隨年歲而發展的。
4.好游戲。
(三)學前兒童的發展階段與教育
陳鶴琴主張把學前兒童時期分成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寶號一個特征:
1.新生嬰兒期——新生。
2.乳兒時期——新生后到1歲左右。
3.步兒時期——1歲左右到3歲半。
4.幼兒時期——3歲半左右到6歲左右。
按照兒童發展的有序性,揭示了每一個階段的發展特點,并確定了與各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教育重點。
(1)發展特點
第一,兒童行走的發展。第二,言語的發展。
(2)教育重點
第一,行走教育。第二,言語教育。
四、論家庭教育
陳鶴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要把家庭教育作為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
(二)要把科學地了解兒童作為實施家庭教育地依據。
陳鶴琴指出,小孩子既難養,更難教。在《家庭教育》中,陳鶴琴首先略數兒童的心理與學習性質及原則。
1.學習的性質。陳鶴琴認為兒童生來有3種基本能力,即感覺,聯念和動作。
2.學習的原則。一是刺激的原則。二是聯念的原則。三是動作的原則。
(三)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滲透于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
1.衛生教育方面。
2.情緒教育和群育方面。
3.智育方面。
此外,陳鶴琴認為全面提高父母的素質和教育能力,是保證家庭教育質量的前提條件。
70年代末,他還建議“要重視幼兒家庭教育的科學實驗,對幼兒的家庭教育應作為一門科學來研究和推廣”。必須重視家庭教育,應當向家庭廣泛宣傳科學的育兒知識,使廣大家長能對自己的子女有個正確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方法。
五、論幼稚園教育
(一)辦好幼稚園的15條主張
1.幼稚園是要適應國情的。
2.兒童教育是幼稚園與家庭共同的責任。
3.凡兒童能夠學的而又應當學的,我們都應當地教他。
4.幼稚園地課程可以用自然、社會為中心。
5.幼稚園地課程須預先擬定,但臨時可以變更。
6.幼稚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
7.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
8.幼稚園應當特別注重音樂。
9.幼稚園應當有充分而適當的設備。
10.幼稚園應當采用游戲式的教學法去教導兒童。
11.幼稚生的戶外活動要多。
12.幼稚園多采取小團體的教學法。
13.幼稚園的教師應當式兒童的朋友。
14.幼稚園的教師應當有充分的訓練。
15.幼稚園應當有種種標準,可以隨時考查兒童的成績,對幼稚生應當養成的德行、習慣、技能、知識,都應有考查標準。
(二)幼稚園的課程理論
1.課程應為目標服務。
(1)做怎樣的人:應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服務的精神。
(2)有怎樣的身體:應有健康的體格,養成衛生的習慣,并有相當的運動功能。
(3)怎樣開發兒童的智力:應有研究的態度,充分的知識,表意的能力。
(4)怎樣培養情緒:應能欣賞自然美和和藝術美,養成歡天喜地的快樂精神,消泯懼怕情緒。
2.課程應以自然和社會為中心
3.課程應實驗“整個教學法”。
“他提倡的教學法,就是把兒童所應該學的東西整個地、有系統地去教兒童學。”因為兒童生活是整個地,教材也必然是整個地,互相連接不能四分五裂。
4.課程應當采用游戲式,小團體式等的教學方法。
5.課程應當有考查兒童成績的標準。
60年代初,陳鶴琴提出了編制幼稚園課程的十大原則、九項內容、五指活動及三種編制課程的方法。
關于五指活動,陳鶴琴說:“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縮,互相聯系……課程是整個的、連貫的。依據兒童心身的發展,五指活動在兒童生活中結成一個教育的網,有組織有系統,合理的編織在兒童的生活中。”五指活動的五個方面是:(1)健康活動,包括飲食、睡眠、早操、戶外活動、散步等。(2)社會活動,包括朝夕會、周會、紀念日集會、每天的談話及政治常識等。(3)科學活動,包括栽培植物、飼養動物等。(4)藝術活動,包括音樂、圖畫手工等。(5)語言活動,包括故事、兒歌謎語等。
關于幼稚園課程的編制,他提出了三種方法:(1)圓周法,即各班課題相同而要求由淺入深。(2)直進法,即各班的課題和要求均不相同。(3)混合法,即課題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第五章
10-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3年浙江自考水產繁殖育苗技術復習資料:論述題
02-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資料二:詞性
04-012022年浙江《組織與管理概論》復習資料
09-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級英語課文串講筆記四
01-0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情感與理解
09-18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十七年”的詩歌、散文
09-26